早上一到报社,董桥便接到金镛的电话,让他去办公室一趟。【】
这让董桥有些纳闷,金镛在处理《明报》日常事务极少这样找人直接面谈,通常是会让人传下一张纸条来,上面交代该怎么处理。
纸条上的措辞通常很客气,却是不容商量的口气,这也算是金镛特色的“纸条治报”。除非遇到什么特别举棋不定的事情,金镛才会请人到办公室面谈。
董桥加入《明报》这么些年,已经记不清收到过多少金镛发出的字条,但被金镛直接请进办公室的次数却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
带着这种疑惑不解的心情,董桥敲开了金镛的办公室。
金镛从桌案前抬起头,朝董桥招招手。
“先坐,我看完这份稿子再和你细聊。”
董桥应了一声,然后有些拘谨的坐了下来。
所有《明报》的员工都知道,别看金镛在公众面前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但私底下他却是一个不苟言笑、冷漠肃穆的人,再加上一副不威自怒的尊容,使得下属见到他时都有些噤若寒蝉。有一次董桥和一位女职员一同到金镛办公室,他亲眼看到那个女职员小心翼翼地“侧坐”下来。
实际上金镛从不喝斥员工,甚至连语气重一点的话都没有,但倘若就此认为他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那就错了,他只是礼数周到,作风却十分的强硬。
可以说明报系列就是金镛的个人王国,他做出的决定从来不容别人反驳。
金镛谈吐温文,但性格可以说是刚多于柔,强多于弱,这也就是董桥在其面前显得拘谨的原因。
大约等了五六分钟,金镛开口了。
“昨晚我从下面拿到一份稿子,内容大概是说林树的儿子林夕要在商业电台开办一个自己的节目,具体什么内容那边没有透露,但据说可能是闲谈讲故事这样的形式,你觉得《明报》对这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董桥心头一震,后背直冒冷汗。
董桥虽然是《明报》的副主编,但以金镛一贯的行事风格,这种事情是不会来找他商量,而现在金镛偏偏就这么做了,这其中的缘由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查先生,上次《绝代双骄》的书稿是台湾出版商马芳踪交给我的,我和他私交甚熟,而他当时也想借助《明报》这个平台帮这部小说打开局面,所以我才答应帮他把书稿递上来,从头到尾,我和林树父子都没有任何交集,而之前我和林树的关系也只是一般的点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