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后,于寒叫醒了所有人,一人牵着两匹马,退向了一处空旷山谷。
按最初的打算,于寒准备和倭军来一场丛林战,看到四周要么是干燥的乔木,要么是富含油脂的松柏,只要一把火就能让他们葬身火海,他才知道自己想当然了。
到了山区中部时,一座蜿蜒十几里的巨石古城映入眼帘,古城沿着山脊绕山梁围峡谷顺山势而建,城墙由山石叠砌,即使已经破败,目测城墙也有三米以上。
于寒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那是什么地方?”
石斗升介绍道:“队长,这就是卑沙古城,也叫毕奢城,听老人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十个人七拐八拐,到了大黑山西部中段,这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纵深约800米的峡谷,进入峡谷不远,发现了一个豁口,这便是西门。
于寒仍让两个士兵将马牵到别处隐藏起来,他则带着其他七人进入了峡谷。
走过一个人工修筑的水潭时,补充了一番饮水。
临走时,于寒招呼着大家在水潭周围十几米处埋下了地雷。如果倭兵也过来饮水,刚好就中了圈套。
峡谷东端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小路,是登上主峰的唯一通道,听石斗升介绍说,这叫十八盘。
于寒在课本上学过,泰山有十八盘,没想到这里也有。暗自嘀咕了一句后,带着众人沿十八盘攀登起来。
主峰高度约六百来米,几人都受过魔鬼般的训练,速度自然比常人快了不少,但仍花了约一个小时。
登上制高点后,于寒抬起望远镜,山下几十里范围尽收眼底,一支千余人的倭军也映入视线,正是柴崎大队与青山大队仅存的犬养中队,目测距离还有十几里。
将三门迫击炮布置在城墙之上,彼此相距约五十米,于寒与申富贵共计五人操作;
石斗升在山坡上找了个狙击点隐藏起来,准备狙杀敌方指挥官以及炮兵、机qiāng手;其余两人刚好操作一挺机qiāng。
人虽然不多,但是火力绝对强悍,等倭军到了,肯定够喝一壶的。经过这几仗下来,小队的战术已经很明确了,也是三板斧:先轰掉对方的重火力,再轰击对方步兵,接下来是机qiāng扫射,三板斧完后,要么撤退,要么点杀对方幸存者,这取决于对方的人数。
所有人都快等瞌睡的时候,山中依然没有动静,一看表,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即使倭军速度再慢,前面的搜索队也该到了,迟迟没有动静的原因,恐怕是倭军根本没打算进山。
“难道小鬼子就这么认怂了?”布置了半天,还特意留了些蛛丝马迹,结果鱼竟然没上钩,这不白费劲了吗?
“你们先在这里盯着,我去看看!要是倭寇没来,我会放号炮,你们就到那里集结!”于寒吩咐一声后,顺着山脊一路疾行,很快便消失不见。
柴崎大队此时正在返回金州的路上,犬养中队则原地停下休整,来自第一旅团的一支骑兵小队肩负起了搜索的任务。
柴崎大队撤退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师团指挥部以及第二旅团即将北上增援盖平,防止田庄台、营口的清军fǎn gong盖平。
在历史上,山地元治是带着第二旅团和野炮第一联队去了盖平,兵力得到增强后,驻守盖平以北飞云寨的乃木希典第一旅tuán pài了两个大队驻防大石桥。
现在第二旅团一个大队被于寒灭得只剩一个中队,辎重联队全军覆没,野炮联队的火炮dàn yào全部丢失,但盖平还得去,否则大平山一丢,海城和盖平的通道就断了,第一师团就成了辽南一支孤军。
山地元治苦想了一阵后,决定召hui pài出的柴崎大队,让其驻守金州,第一旅tuán pài来传信的骑兵小队留下负责金州附近的侦查,他与新井敬义带着其他四个大队和野炮联队赶赴盖平,让防守飞云寨的乃木希典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应付即将到来的大平山之战。
本来想将于寒他们解决了再说,结果大平山告急,加上还得从别处协调火炮dàn yào,所以不但不能耽搁,还得提前出发。
至于于寒,就让在外的青山大队去解决,骑兵小队召回柴崎大队的同时,协同青山大队作战,负责追击逃敌。解决于寒他们后,青山大队接替柴崎大队驻防,后者则前往盖平汇合。山地元治这个时候还不知道青山大队只剩下了一个步兵中队。
犬养中队接到命令后急于和大队汇合,便让骑兵小队负责寻找,骑兵小队很快找到了大黑山北麓,但骑兵进了山,就失去了机动能力,骑兵小队长便将派人告知犬养中队,让中队长犬养大智定夺。
犬养大智得讯后命令麾下立即跑步前进,一个多小时候到了大黑山北麓。
大队人马经过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犬养中队很快就到了青山大队遇袭的位置。
看着满地的血迹、堆积的山石、遍布的弹坑,犬养大智脸色大变:“快找找看!”
此时,于寒的突击小队正在卑沙城上警戒,石斗升举起望远镜,很快发现了犬养中队的踪迹,他刚想怎么告知于寒,就听到了熟悉的炮声。
于寒恰巧“发现”了犬养中队,不过隔着一道五十米高的山梁,但这样以来他更加安全,依据探察术光屏上的红点位置,第一发炮弹准确地落入了倭兵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