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能请作者先生对我的表现提点建议吗?”
青年与作者交流片刻,传话道:“他说你的表演很有东方文明的特色。具体指的是情感表达上比西方人含蓄。”
受顿时深受打击:“果然是张力不够啊……”
作者是老好人性格,慌忙摆手否认。
青年:“他说他完全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能欣赏含蓄中的美感。虽然原作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但他理解东方人对激烈直白的表达有种羞耻感,所以你的表演才符合改编后的剧本。”
青年冷静的语声像过滤网,把作者打圆场的意味全部滤去了,剩下的只是评估结果。
受只听见了“羞耻感”三个字。
这三个字让他如同醍醐灌顶。
自己意识深处的确有一只羞耻的笼子,将七情六欲困于其中,仅凭它们冲撞门锁的余响与世界对谈。
某种意义上,作者也没说错。自己这种人如果放在另一个国家,非但不能大隐于市,反而会招来更多指指点点。正是因为自己身处于一片对咸鱼比较友好的水域,才能安全存活这么多年。
但有一个人曾经撬开过他的门锁。
那个人也像故事中的男主一样,恣意而坦荡,从不畏惧表达自己。
受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想错了方向。
他应该思索的不是“我该怎么演”,而是“如果是攻会怎么做”。
第四十二章
和原作者的对手戏里,受的表现有了微妙的变化。
从面对陌生医生时的故作矜持,到交流逐渐深入后显露出的颓唐,再到灵光一现时的震惊……这种种情绪层次分明,却不再只是晦涩地敛在他的眉眼间,而是从整个人的姿态、语气、表情中,坦诚而无畏地展现了出来。
与其说是换了戏路,不如说是变了气场。
这种转变如此细致而自然,甚至连导演都还没反应过来。只有与他直接对戏的作者,在cut之后似懂非懂地夸了一句:“我回前言,你的表演很有感染力,是我之前的眼光太不专业了。”
受没有解释,笑而不语。
他全部的力都用来将攻的气场留在周身了。
剧组原本觉得这场戏这场变数,特意留出了大半日的拍摄时间。没想到作者的中文台词背得很溜,而受更是超常发挥。两条之后,导演就挑不出毛病了。
今天的拍摄提前完成,但按照攻的吩咐,剧组进度能抢则抢。导演不好意思烧着钱偷懒,便让人去问影后能不能拍下一场——她完成跟受的对手戏后尚未离开,还在拖车里休息。
受:“导演,我有个请求。上一场的吵架戏,能不能重拍一次?”
导演:“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