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那种抱着革质封面的圣经,站在椅子上才能在高台摆出的讲台上露出头,
努力地大声朗诵的样子,却意外地符合「谦卑、柔和」的定义。
众所周知,耶稣基督是喜爱谦卑的。
正如马太福音之中所述,当时,有门徒进前来,问耶稣道:「天国里谁是最
大的?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
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
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再没有人比真正的小孩子,更加符合耶稣的教诲了。
两个孩子的声音不大,平和淡定,并没有多少剧烈的情绪波动,却异样的富
有感染力。让人感到,公元的时候,耶稣和他的门徒在路上行走,就好像兄弟姐
妹那般,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说话,将福音的语句娓娓道来。
在两个孩子的念诵声中,安娜感到了静谧、神圣的气息。她只觉得自己一下
子似乎想了很多很多,无数本以为遗忘了的圣经的词句从心底涌出。
在念经完毕后,就是惯例中忏悔的时间。
开始有信徒起身,走到高台前的空地上,开始诉说自己的罪恶,并且请求忏
悔。有的人选择默念,有的人是喃喃自语,有的人则是以正常的语调说出声。
在安娜看来,他们所说的罪行似乎都是些无关轻重的小事,只能称之为鸡毛
蒜皮。
不过当事人都非常认真,诉说、忏悔罪恶的时候也一脸凝重坚定。但是似乎
也是受到了两个孩子的影响,所有人的表情都相当平静,并没有很多教堂中的祈
祷者那般的泪流满面、情绪激动。
每个人诉说完自己的罪孽后,再说上几句警醒的话,接着在身前虚画十字,
念诵一句「阿门。」
台上的两个孩子,也回应一句:「阿门」。
然后忏悔者退下,让后续的人接着忏悔。
当场上已经没有需要忏悔的人后,就是到了领取圣餐的时间了。
也便是复现出最后的晚餐时的场景,耶稣在预知自己受难前夕,拿起麦面饼
和葡萄酒,交给门徒们吃、喝,并吩咐这样做,可以纪念他。
晚
餐过后,便是犹大亲吻耶稣,为歹人指引正主。随即耶稣被捕,在这段传
奇中,故事即将步入整个救赎的高潮和终点。
基督徒们从此以面做的饼或面包和葡萄酒借喻耶稣基督的肉和血,并吞食它
们,以此表达和耶稣同在,以此获得救赎。
许多弥撒里,是神父或者牧师走到信徒的面前,分发饼和酒的。
不过大概是体恤孩子们体弱,是在地上的众人纷纷起身,排好队依次走上前
领取圣餐。
领取圣餐,是由众人走到台下,然后台上的孩子将圣饼和圣酒递下来。
每人领取完后,为首的孩子都会翻阅经书,说上一句圣经上的话语作为结尾。
终于,安娜的前方只有一队列的人了,最前面的男人,随同圣餐一起领到的
是这句哥林多前书里的箴言。「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他沉默地点点头,默然的比划出一个神圣的架势,才虔诚地伸出手,从少年
的手中拿到「耶稣的肉」,从少女的手中领得「耶稣的血」。
距离已经很近了,安娜好奇地近距离打量着这两个孩子。
屋子里已经很热了,所以孩子们都脱下了厚实的外套。
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年纪看上去都相当幼小,身穿的都是简单朴素的灰色
毛衫,却反而更加衬出两人那天然雪白到炫目的肌肤。稚嫩纯真的五官,虽说还
年幼,却已经可以看出长大后必定都是俊男美女的绝美容姿。
两人都有着一头浅淡的柔软金发,发温的色泽就好像是初升没多久的太阳那
般有着最纯正的金黄光辉,而一双水蓝色的瞳仁给人以深邃幽静的感觉,有种遗
世独立的飘逸和宁静的气质……
明明是身处祭台的最前方,众人瞩目之地,无数人在台下周游,,这对双子
却好像做过了无数次那般,毫无普通的小朋友那样表现出受宠若惊或者羞涩畏缩
的样子,而是一脸自然从容地进行着手中的神圣工作。
一切都以井然有序的节奏进展下去……
安娜注意到,男孩有些漫不经心,例行公事那般的掰开一整块的大面饼,然
后把均匀的分量放到信徒的手中。听到他们的连声感谢后,也只是普普通通的点
点头以示回应。
而他身旁的少女的态度则是认真仔细得多,比起男孩而言更有种唇婉的母性
气质,一边斟酒之余,还翻阅就在身边的圣经,嘴角噙着微微的笑意,以优雅的
语气对着每一个领受者施以祝福。
站在高台,却不给人居高临下的高高在上感,就像是一对小天使那般,很美
丽!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本就脆弱的小孩子愈发需要保护。
而这对有着完美无瑕身姿的双子,那唇婉雅致的气质就好像和冷澈的寒冬雪
地的环境格格不入般,他们越是绽放着那无瑕的美态、鲜活的灵气,和那冷酷外
界的环境一对比,反而愈发让人担心他们可能随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而凋谢。
安娜一瞬间只能联想到那一些只能养在唇室里的兰花——美丽、纤柔、娇嫩。
虽然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但是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被认为是淡雅高洁的谦
谦君子的象征物的花朵,本来也不过是曾生长在野外的花朵,历经风吹雨打本是
等闲。只不过世人非要在原不适于它们生长的地方也要看到,所以相应付出高昂
代价后,时而也就成了富贵的象征。
到了安娜的时候,她也像是其他人那样的伸出手掌,也拿出她握在手中的那
带来的仿古金属杯。
就像是对待其他人一样,男孩掰下一块面饼,放在了她的手心。
而少女先是翻开圣经中的一页,然后轻盈地走来,半蹲着说道:「你若谨守
耶和华的诫命,遵行他的道,他必照着向你所起的誓,立你作为自己的圣民。」
这段出自申命记的摘文耳熟能详,却奇妙地打动了少女,安娜鼻头一酸,只
好和其他人那般简短地说声:「谢谢!」
在领取圣餐,并且象征性地吞下这些象征物后,然后就是礼成后的齐声颂歌,
全体共同诵念经典,感谢基督。
虽说实际上的仪式比起那些大教堂来说缩短简易了无数倍,主持者也不是身
穿典雅祭服的主教,而应有参礼的执事及辅祭员也压根不存在。
头顶上也没有导引阳光的彩色苍穹玻璃,甚至连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字架,也
是毫无雕饰,一眼可以看到上面遍布的年轮痕迹。
一切从简,然而那给人的感动却并不输给任何一个大教堂的仪式。
穷且弥坚,信仰不奶。
安娜开始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会认为这两个孩子是圣子了。
在自然日的黄昏时分完结弥撒后,众人依旧回到长屋,进行白天工作的收尾。
日
日如此……
第四天是这样……
第五天,还是这样……
就当安娜看着仓库中被切割分开的原木一点点的变少,而被做成瑞典火炬的
加工成品日渐增多,然后又被人领用变少。第七天的时候,她终于见到了那位阿
历克谢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