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时快门响个不停,闪光灯也没有停过,阿德里安并没有在意。记者们喜欢拍就拍吧,反正之前也有过关于他和格温妮丝之间的绯闻,有些事情也迟早会被透露出来,而在那之前不如将水搅浑,而且越浑越好。
“对了,艾德,马上就是感恩节了,也许我们可以好好策划下?”在出了休息室后格温妮丝忽然这样说道。
“抱歉,格温妮,感恩节我已经有安排了。”阿德里安想也没想的回答道,然后带着诚恳的歉意拍了拍她挽在自己胳膊上的手。
复杂的神色从格温妮丝眼中一闪即逝,虽然她已经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到阿德里安会拒绝得这么干脆。她当然知道阿德里安有什么安排,很多事情他都没有刻意的隐瞒,这让格温妮丝想要耍点小脾气小手腕也无从做起,所以只好轻轻咬住了自己的嘴唇。
电影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作为改编自名著的爱情喜剧来说已经很不错,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不少观众都被有趣的情节逗笑过,偏暖色调的画面看起来也很舒服,考究的服饰和场景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庄园风格展现得很到位,格温妮丝的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
“哦,奈特利先生,你不认为这很合适吗?”银幕上的格温妮丝说着这句台词时,嘴角微翘,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带着点小得意和小邪恶的模样实在非常可爱,用两根手指捻起茶杯漫不经心的送到嘴边的动作也尽显优雅,所以结束之后响起了不少掌声。
“从未有哪个美国女演员能像格温妮丝一样将英式风情如此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样,也没有哪个美国导演能像阿德里安一样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英式风情的电影,出色的女演员加上出色的导演,就有这部出色的电影。”——《独立报》
“也许在主题上不能和《霍华德庄园》相比,但阿德里安对英式风情的掌握依然无人能出其右。”——《帝国》
“格温妮丝的精彩演技可以让那些质疑的声音闭嘴了。”——《芝加哥论坛报》
首映之后,因为之前种种争论等候已久的记者们顿时挥动起了自己的笔杆,米拉麦克斯的公关能力确实不错,他们很善于利用形式宣传造势,试映的时候好评占据了90%而首映之后这个数据则只下降到了85%,美国本土绝大多数大部分影评人都给出了高分。
英国媒体虽然争论不断,有人认为《艾玛》完全不如《霍华德庄园》,阿德里安的执导水平在直线下降,也有人认为格温妮丝的表演言过其实,仅仅只能算一般,那些出色的英国女演员完全不会输给她,可总的来说还是偏向好评的。
就从电影本身来讲,《艾玛》的确不如《霍华德庄园》,毕竟前者只是爱情轻喜剧,后者的寓意则要深刻许多,可谁让电影出自阿德里安的手呢?奇迹导演的名头已经深入人心,加上之前的出色作品和种种成就,足够弥补中间的差距,更何况韦恩斯坦兄弟率领的米拉麦克斯在宣传上面一点也不输给拉弗恩掌控的博斯沃思。
格温妮丝也是如此,如果只说电影中的表演,的确换任何一个出色的英国女演员都可以做到,可问题在于她的起点不一样,一个出身演员家庭的土生土长的美国女演员却演出了不折不扣的英式味道,这该让英国人的自尊心得到多么大得满足。更何况还有阿德里安的眼光加成:凡是奇迹导演看中的演员都会获得成功。自然也就获得了的称赞。
于是这部原本只赢得了口碑却输了票房的《艾玛》,在上映的首周于2000家院线拿到了1500万的票房,这个数据虽然不算特别好,但相对记忆中的原已经好太多了,单以票房收回成本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不少。而格温妮丝的人气也随之飙升了一大截,原本只能算二线女演员的她,立即跳跃般的站在了准一线的位置上。
“还记得我对你说过什么吗?”接到格温妮丝的电话后,阿德里安悠然的如此说道。
“哦,我爱你,艾德,我非常非常爱你。”格温妮丝则兴奋的回应道。
不过随着电影受到热捧,他和格温妮丝的绯闻也开始有些甚嚣尘上,毕竟首映那天晚上,格温妮丝挽着他胳膊进入剧院的亲密照片被无数人拍了下来。于是以八卦为生的小报们立即行动了起来——这也是为什么电影能获得高比例好评的原因之一,小报们都忙着报道两人的绯闻去了。
有的小报将之前《艾玛》开拍时的种种旧闻翻了出来,认为那时两人就开始在约会了。有的小报则根据之前两次关于阿德里安和茱莉亚的报道,认为奇迹导演是在脚踏两条船。又有小报则翻出了当年阿德里安和莫妮卡约会的照片,认为格温妮丝是个幌子,他还是在和茱莉亚约会。
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内幕消息纷纷出炉,极大的满足了公众的八卦欲望。
而作为知名度最大的小报,《太阳报》干脆的列了份名单出来,不仅莫妮卡、茱莉亚、格温妮丝榜上有名,连布兰切特也赫然在列,而这篇报道的题目则是:奇迹导演和他的奇迹女郎们。
同时他们用一种仿佛亲眼看到的旁观者的口吻,将那些众所周知的事情一一列了出来,比如作为好莱坞极其稀少的意大利女演员,莫妮卡·贝鲁奇正是因为出演了阿德里安的《低俗》才算站稳了脚跟,然后发展起来确定自己的地位,而阿德里安也在戛纳电影节上亲口承认她是他的缪斯;又或者茱莉亚·罗伯茨因为《留住有情人》而人气大跌时,也是因为出演了阿德里安制作的《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才得以重新振作,而且有消息显示,阿德里安曾为她重新修改过剧本;然后是凯特·布兰切特,据说为制作《生死时速》而甄选女主角的时候,曾向她邀请了几次;至于格温妮丝·帕特洛,就更不用说,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让一个导演用美国女演员去演英国角色?
“很显然,阿德里安更钟情那种气质优雅的女性,尤其是凯特·布兰切特和格温妮丝·帕特洛,在气质和容貌上都非常相似,茱莉亚·罗伯茨就更不用说了,莫妮卡·贝鲁奇或者是个特列,但同样风情万种,所以我在想,等他的另一部作品上映后,苏菲·玛索将又会是什么样子?”《太阳报》的记者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了报道。
很遗憾,凯特被遗忘了,她虽然在阿德里安有关的四部电影里出演过角色,可都没能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龙卷风》本来是个好机会,可惜巨大的灾难场面抢了所有人风头,加上她很快怀孕了,于是也就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不过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阿德里安度过了一个很郁闷得感恩节,凯特同样是女人,同样不会讲理,尤其是在这绯闻满天飞的时候。
总之,《太阳报》的这篇报道虽然没有多报道一个字,甚至连一点倾向都没有,但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于是,风流浪子、花花公子、处处留情这些原本只在圈内流传的称号纷纷由公众再次戴到了阿德里安的头上。
第九十四章才只是个预告片而已
“你真的不打算说点什么吗?”莫妮卡躺坐在长沙发上问道,她此刻赤裸着身体,垫子抱在胸口,双腿并拢紧紧靠在一起,半侧身体将重要地点都遮挡住了,半遮半掩再加上那由内到外的散发出来的慵懒风情,尽极诱惑。
“为什么要说点什么?”坐在不远处的阿德里安则埋首做着手中的事情,偶尔会抬头看上一眼,眼神很清澈,没有半点情欲包含在其中。
“所有的媒体都在争先恐后的报道这件事。”莫妮卡轻快地说道,“让我想想,嗯,奇迹女郎,这个称号似乎挺不错。”
“纠正一下,只有小报们在报道这件事,的媒体只是提了那么几句。”阿德里安笑了起来,“而且,你都没有说什么,我又何必多说什么?”
虽然面前只有莫妮卡一个人,但那个“you”的发音怎么听都像是复数。
《太阳报》的专题一出炉,就像往油里加了滴水,立即噼里啪啦的翻滚开来,公众喜欢电影花絮,喜欢各种秀,喜欢电视剧,但最喜欢得的还是名人的八卦绯闻。谁和谁打架了,谁和谁面和心不和,谁和谁在约会,谁偷情谁出轨谁吸毒,这些消息只要见了报立即会吸引一大片眼球。
窥私欲这种东西从人类穿兽皮建造房屋有了隐私后就有了,更何况还是高高在上的名人,小报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可想而知,“奇迹导演和他的奇迹女郎”这个话题会让多少人兴奋?更何况《太阳报》在报道的时候是在暗示,很多内容需要读者去脑补,而脑补这种东西通常都只会补充自己想看到的,那么可想而知会有多少人会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到讨论中来?所以这个话题到最后火爆到,即使是那些“正经”的媒体也少不得提那么几句以取悦读者。
不过,人们面对这样的消息的是羡慕加嫉妒,有恨的话也只是茱莉亚的影迷,即使如此他们也都承认,《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是部不错的电影,尤其是根据公布的部分原剧本看,阿德里安的修改很适合茱莉亚的形象和气质。
总之莫妮卡也好,布兰切特、格温妮丝也罢,她们在此之前都还是二、三线演员,阿德里安发掘了她们,而且他那么年轻又那么有才华还那么有权势,彼此之间擦出些火花发生点什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有导演有制作人开始,和漂亮的女演员之间就有着说不清的纠葛,更何况是现在,当然花花公子这样的名头却是少不了的。
至于某些事情的可能,没人往那方面想,就算想了也不会在意。在美国人看来,这种事情同样很正常,只要你情我愿,谁也管不着。如果要说好莱坞在这方面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没人会用强,否则就等于破坏了规矩。
虽然这段时间无数人对阿德里安和四个女人的关系充满了兴趣,进行各式各样的讨论,猜测他到底和谁保持着长久的关系,又或者都只是露水姻缘。但无论是阿德里安还是莫妮卡、茱莉亚,她们都对此闭口不谈,而且问及对对方的感观,也只是公式性般的“他是个出色的导演”、“她是个很好的演员”这样的回答。
即使如此,依然会被解读出各种各样的本,比如莫妮卡就曾说了句“艾德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立即被解读成了余情未了,或者还在暗中约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