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在公使府以东,百里燕选择向西突围也有他的考量。
正因太子府在梁国公使府以东,叛军在两地之间的中间地带屯积了重兵,防止梁国公使府与太子府的兵力互为应援。现在两地因为大火被东西截成了两段而首尾不得相顾,叛军同样也意识到大火阻隔主干道带来的不便,正在调集人力扑灭大火。
而公使府以西是王宫方向,王宫外围早已被公孙岳叛军围的水泄不通,距离公使府距离相当之近,随时可以调兵增援,因此叛军包围公使府西门的兵力反而最为薄弱。百里燕便是反其道而行之,先行向西突围,而后绕道向东冲杀。
而与此同时,公孙岳亲自坐镇承宏殿逼宫,逼咸王就范。咸王眼下与众多外戚内戚困于西宫宗庙,仍旧控制着内宫和宗庙的近万禁军,公孙岳控制了王宫近半外宫禁军和三分之二的王宫,同时又将朝臣权贵和女眷,押在承宏殿做人质。
待到月上中天,南营迟迟不见拿下,公孙岳有些焦急起来。
这时殿外忽来一将禀报道:
“相国,广叔子极其人等仍未找到踪迹。”
“怎么,还未找到!”公孙岳厉色道,要是跑了广叔子,可就跑了一条大鱼。
“是末将无能,眼下只能等歼灭了南营之后,才能腾出手来去捉广叔子老匹夫。”
“早时赵逊妻儿去向不明,我便怀疑是广叔子从中作梗,现在看来,应该另有其人,广叔子绝不应该料到我等会今日动手。”
“那现下一步该如何,还请相公明示。”
“咸王看来是断不会投降了,待南营栾冲本部人马歼灭之后,即刻攻打宗庙和内宫。”
“可方才消息来报,梁国公使府突然攻打我围困公使府兵马,是否先将公使府和太子府拿下,以绝后患,毕竟那里可有三国五千精锐禁军,对我包围王宫西门的兵马威胁甚大。仅靠现有兵力难以彻底歼灭这五千人马。”
来将建议道,公孙岳态度犹豫:
“嘶……难不成广叔子去了公使府?”
公孙岳转念想到梁军断然不会无的放矢,在没有弄清形势之前贸然动手,定是广叔子与姬通取得了联络,出兵接应广叔子。
但他百思不得其解,广叔子是下午失去的踪迹,要是刚刚才到公使府,这从城南一路到城东,广叔子随行那么多人怎么过去的,就算过去了,面对重重包围的重兵,广叔子怎么与姬通取得联络出兵接应,前后都解释不通。
公孙岳此时还全然没有想到,进入梁国公使府的会是百里燕。
思索片刻,公孙岳目光立时一凝,森森杀机油然而生:
“不好,广叔子定是要联手太子府突破围困。”
“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即刻从宫中抽调兵马前去将其歼灭,永绝后患。”
“等等,让我再想想。”
公孙岳要活的姬通和李懿,否则一旦赵逊说动了梁军围城,赵逊就不会从永兴河调兵围城。
此时如果攻打公使府,难保乱兵之中错杀姬通和李懿,况且王宫这边公孙岳只有一万五千多人,城南围攻大营的有官军、民军八千,包围太子府、公使府有三千官军和四千民军,镇守四门的是五千官军和五千民军,其余各处还有民军和潜入城中的黑巾军万余人负责镇压。
要是再调人马前去增援,明日围攻宗庙和内宫将是以疲惫之师攻打咸王禁军,难以一鼓作气拿下内宫。拖久了咸军、梁军、晋军随时可能同攻城腹背受敌。
想到这里,公孙岳令道:
“速去调动城西人马,前去南营增援,务必在天亮之前,将栾冲本部人马歼灭。”
“那太子府与梁国公使府呢?”
“若此时分兵去攻,即便拿下,我军明日至少有两万多疲惫之师,仅靠一万余人去攻咸王,难以在一日之内拿下内宫。反倒可能被敌援军攻城。届时我军得不到修整,却要还内外受敌,将异常被动。”
公孙岳手中现有兵马近四万,投入城南战斗的八千人到明天恐怕剩不下四千人,这四千人不可能继续投入明日的战斗。今夜要是再拉人去围攻公使府、太子府,至少需要一万以上的郡兵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即便获胜,一万人攻打五千精锐重甲禁军,明日中午之前恐怕也剩不下多少人,疲惫之下更不可能投入攻打内宫的战斗。
同时其他各处今夜值守的人马,明天天亮后总要修整两三个时辰,这样一来,天亮后抛开各门坚守守军,能够投入围攻内宫的叛军也就一万至一万五千人,难以在一天之内拿下内宫。
除非能用巧计诱杀了太子府、公使府这两处兵马,否则难以取得时间上的优势,这才是公孙岳考虑的致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