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东风薄情 (女尊,np) > 十四章曹丞相改

十四章曹丞相改

在姜煜成前往封地平息动乱的同时,姜煜宁这边也没闲着。

为了给曹大牛造势好让她“名正言顺”地坐上丞相的位置,姜煜宁主持了一场曹大牛和一众文臣之间的大辩论,这场辩论持续了五天时间。

曹大牛舌战群儒,最终以压倒性的胜利将众人说得心服口服,这使她不仅成功担任了丞相一职,也为后面齐国进行一系列改革举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两个多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天气渐渐转凉,齐国各地已经有了入秋的迹象。

在这期间,姜煜成剿灭韩、魏余孽的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崔瑾辰参与的药典编修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齐王大力支持下的曹丞相改革运动也有了初步成效。

齐国所在的地理位置三面临海,造船技术发达,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可以说是内陆商品销往海外和海外商品流入内陆的贸易枢纽。

因此,与楚国、秦国等相比,齐国的商业发展水平甚至超过了农业,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但是在周王朝的统治下,“士农工商”的思想依然占主流,商人就算有大量的财富也很难花钱买到爵位或官职。

久而久之,商人的不满情绪显露出来,几位大商人联起手来近乎垄断了海上贸易。

朝廷之前忙于争霸,除了对商人征收高额赋税外并没有将她们放在心上,这就导致了齐王逐渐丧失了对海上贸易的控制权。

由于这些大商人在田大夫那里得到了庇护,手里甚至掌控了一些私兵,朝廷也无法暴力强制她们拱手转让手里紧握的权利。

此时的田邑对齐王姜煜宁来说,有两大头疼的事:一是干旱导致的饥荒,二是如何从商人手中夺权。

对于第二点,曹丞相提议除五官外另设一官,称为大商,由朝廷指派人员担任,下属官职则给予几位影响较大的商人并授予她们爵位,但只有空名,没有封地也不许养私兵。

朝廷官员与商人共同组成商会,协商全国贸易事宜。随后,在扩大官办造船厂的规模的同时,朝廷也在民办工厂中进行投资。

最后,朝廷招揽了一些有能力的小商人与垄断海上贸易的大商人抢占市场,并派官员与她们同行,打着齐国官方的名号与海外国家进行贸易。

曹丞相的改革运动不止涉及商业,也在人才选拔和地方官制上有所变化。

齐国目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世官制或荐选制,寒门学子很难有上升的机会,其它诸侯国也大体如此,集贤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现在屠户出身的曹大牛作为曾经的集贤帮首徒力排众议成为了齐国丞相,使得遍布各国书院的帮众和其她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纷纷前往齐国引荐自己。

姜煜宁则顺势而为,为她们举行选拔考试,择优填补官职空缺。甚至还在考试门类中设立考察技艺的技科,鼓励能人异士前来展示自己的精湛手艺和发明创造。

这些举措当然引起了部分世家贵族的不满,但势力最大的崔家坚定地站在齐王身边,近些年来崛起的田家又忙于应对饥荒,因此其她实力不济的卿大夫们只能上奏抒发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

这一切的发展似乎都相当合乎心意,然而就在姜煜宁感叹“好久没过过这么舒心的日子”后没多久,一封从田邑来的急信被快马加鞭地送到宫里。

“鼠疫!?”姜煜成眉头紧锁,盯着那封信似乎要用目光把它烧出一个洞来。

片刻后,她将信纸“啪”的一声拍在桌案上,高声说道:“来人,宣大司田觐见!”

不多时就见一人小跑着进来。来者身型矮小又有些驼背,因为超负荷的运动大口喘着气,话也说得断断续续的:“拜、拜见、呼、齐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全职]黑暗中的绿帽男人们挽银河(古言 1v1)幸福的借种经历(全)当时的月亮迟迟(H)元夕(古言 1V1)抱抱(H)请你吃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