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龙门会(1)
地点是大名城外的穷理院,时间是当月初七的日暮黄昏。
慕名而来的文人学子所搭乘的马车早早就将宽敞的一言路围得水泄不通。
无论是寒门学子抑或是富贵人家的少爷都不得不弃马而行,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点点耐心的排队走进人满为患的穷理院。
穷理院内张灯结彩,原本外边是烈日灼灼的夏日,可一旦踏进穷理院的范围之内便能感觉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
无需人力也能缓慢自动上升的木质楼梯,还有没有灯油却能长明不灭的琉璃灯具,但凡能在穷理院内看见的,无一例外都是不远大名城内并不受重视的微小发明。
管中窥豹,那些被封锁在大名城内、仅供皇家反复试验后才能公之于众之“科技”的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穷理院按理来说占地面积并不逊色于泰和城内的诸多酒肆,然,多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院主人却偏生古怪的只在初七开放前院的位置,供给愿意投身“格物”之事的莘莘学子们前来展现自己的本事。
起初,泰和城内的大部分眼高于顶的读书人还仅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冷眼旁观着穷理院的这项举措,哪晓得,刚刚兴起时的那几期理学会当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贫寒学子拿着并不起眼的小小发明获得了院主人的青睐,成功举荐进了大名城,往后,无需他人多说,仕途钱途一片广阔,可谓是真真正正的鱼跃龙门。
故而,每月初七的理学会在私下里也有了另一个别有妙趣的统称——那就是,穷理院、龙门会。
穷理院前院仅分三层。
天井广阔,露台绵延。
造型古朴的琉璃灯盘踞在不同的角落,将原本已染上暮色的院落照映的宛若白昼。伴随着机械独有声响的木质楼梯缓缓运作与相距甚远的楼层之间,将依照拜帖被安置在不同楼层的学子们分配到自己应该聚集的楼层。
初来乍到的人们都为穷理院内永远出人意料的设备而不时露出惊吓的神色,胆子大些的,便会颇有优越感的同周围的同伴讲述其中原理,换来四周旁听人充满钦佩的目光。
无需人工,所有在穷理院内落座之人都会取到一份独属于自己的酒水餐具,开合机关及运输设备的动力来源是穿过大名城及穷理院地底的沧澜河,可以说,整个大名城及穷理院都是建立在这条源源不断提供着能源的不冻河之上,而随着浮力及动力系统的不断深入研究,日后将在穷理院内展示给众人的技术发明只会更为精致大胆,而绝不仅仅局限于在座诸人的肉眼所见。
戌时(晚7点)刚至,穷理院内便隐隐传来丝竹之声。
起初声微,似若浮游,而后渐绵,缓缓归流,汇成一汪静静流淌的清泉。原本还空无一人的穷理院天井忽然不知从哪里缓缓降下来一条软舆,四周纱帘垂落,只隐隐绰绰能瞧见内里坐着一名女子,粉颈微垂,正在抚琴。
穷理院前院极为空旷,依照常理,这般细微的声响原不至于盖过院内人声鼎沸的喧哗,然,就是这般不合常理,前一秒还在高谈阔论的人群在车舆出现的瞬间便觉得自己好似被这种琴声所包围,琴音切切,宛如奏在耳边。
坐在爻yòyò身旁不远处的一位白衣少年侧耳倾听了片刻,看向坐在软舆之中抚琴的女子眼中不由多了几分惊叹,“这般琴技,竟然是千金难求一见的茹芷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