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萱虽然也是农村出身,但却是没有经过这样的苦的,小时候家里是白瓷砖两层楼房,后来致富了以后重新盖了欧式的三层小别墅,她自己独享整层的空间。像这样土墙茅顶的房子她只有在网络上的图片上才见过。
但像谢家这样的家庭,已经是太行山脚下附近村落里家境比较好的了,没有家徒四壁,没有衣不遮体,没有饥寒交迫,这是一个平常的大明王朝农户家庭。
后世书上将古代人民分成五个阶级: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
谢家就属于果腹层,收成好的年节或许会有些余粮,收成不好的年节也会食不果腹,家庭温饱完全依赖老天爷的喜怒。
一阵凉风吹来,谢萱干绷绷的脸上一阵难受。方才洗过脸时没有涂抹任何护肤品,在秋日干燥的天气里,她的脸几乎都要裂开了。
当初的小谢萱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因为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过的,只有城里的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香胰子和面脂。
再看看身上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的布褂子,谢萱不由得叹了口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经过那一场闹剧,谢王氏担心谢萱跑出去被李章氏给抓走卖掉,再三叮嘱她不要一个人出门,出门则必须跟在大人身后,谢萱自然是老老实实的点头听话。
如此过了几天平淡而又无趣的日子,谢萱终于快被闷坏了。
这无聊的时代,每天的生活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的是高粱稀粥糜子馍馍白菜萝卜,穿的是补了又补的破褂子,洗脸没有洗面奶香皂没有护肤品,拉便便只能用土坷垃擦。
这些身体上的煎熬也就罢了,最无聊的是没有手机电脑wifi,无法刷小说新闻网购。
要知道二十一世纪,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依赖症,人们需要无时无刻无孔不入的各式信息冲入大脑,广告、新闻、八卦、小说,等等等等,无处不在的各式碎片化信息冲刷着我们的思绪。
人们已经习惯了进行聚餐、蹲厕、学习、工作时都抱着手机刷一刷,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人们身体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器官,一旦没有手机在身边就像缺少的某样东西一样让人难受,没有了信息对大脑的持续轰炸,谢萱就会觉得怅然若失,无聊透顶。
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匮乏让谢萱简直难以忍受,她越来越想念自己真正的家和家人,想念那个快捷舒适的时代,无数次在寂寥的黑夜里咒骂询问造物主为何要如此对待她。
幸好她最终还是认清了现实,是物质的匮乏打败了她,简陋的生活条件让习惯了舒适生活的她无法忍受,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致富。
这天,地里的豆子终于全都收回来了,晾在院中,谢家一家就要去山上采山货,要带上三个孩子,谢萱终于可以出门了。
岗上村就在山脚下,家家户户都是依山而建,土地如此贫瘠,人们还尚能保持温饱的原因就是山上的山货了。
春天有各式菌子,夏天有柿子、野枣、杏子、山楂,秋天有板栗、榛子、核桃,四季还有山鸡、野兔、獐子、野猪,只要不是懒到极点的人大都饿不死。
路上也见了几家背着背篓上山采山货的,不过不是关系特别好的人家,大家都不一块儿,省的因为山货归属生出纠纷。
夏天满目苍绿的山野不见了,入目则是满目苍黄色。
山间更是林麓幽深,山路崎岖,枯藤缠老树,灌木杂乱生。
谢家人吭哧吭哧的爬山,谢萱不小心还跌了几下。这里的爬山可不像以前去山里旅游,到处都修建好了台阶扶手,就怕你摔着磕着,这里可是真真正正的山路,厚厚的枯枝败叶,带着尖刺的灌木,陡峭的山路,只能认真看脚下的路、身周的荆棘尖刺,让人无法分心去想别的。
走到一处半山腰,眼见一大片板栗扎扎拉剌剌拉长在树上,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刺猬隐藏在树叶之间。
大家终于停了下来,谢平田和谢平安拿着长长的竹竿带上斗笠爬上树,谢青山谢王氏林氏抓着三个孩子走到一处空地上。
只见谢平田和谢平安一阵猛摇狠打,树上的板栗像下冰雹一样簌簌落下来。
“我也要上去打板栗,我也要上去……”谢志诚看到爹爹和小叔两人在树上的英姿,羡慕的不得了,蹦跳着想要去爬树,被母亲林氏死死的拽住。
“傻小子,没看见那么多板栗正落下来?掉你身上扎你几个窟窿!”谢青山笑呵呵的吓唬他。
“就是,你看萱萱多乖,等会儿你爹和小叔打完板栗,咱们一起去捡好不好?”谢王氏安慰道。
“萱萱是女娃子,当然不能爬树了!”谢志诚反驳道,但也不急着去爬树了。
等板栗终于落的差不多了,大家就带好斗笠草帽去捡。板栗外被一层尖锐的刺紧紧包裹着,自然不能用手去捡,必须先用石头砸开,再把里面的几颗板栗捡出来,一不小心就扎了手。
大家一边砸一边捡,树林里一片快活的气氛。
谢萱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倒是觉得很有野趣儿。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但捡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累了,正当她直起腰想要歇一歇时,却看到眼前一大片熟悉的藤蔓植物,不由得心中一喜,大声喊道:“姥姥,姥爷,你们快来看,这是什么?”
“不就是一大片野草么?”谢青山走过来看了看,有些莫名其妙的说。
其他人也走过来看看,见是一大片开着小白花的野藤蔓,都笑了,谢志远说:“萱萱,这有什么稀奇的呀,这不就是野草么,山上有不少呢!”
谢萱一愣,登时想起来,这种东西除非是专门研究过,大部分人是不认识的。
古代对于行业秘密又是敝帚自珍的陈规陋习,明朝的农民普遍没认过字看过书,怎么可能认识中药呢?
更何况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万历年间才写出来,恐怕这时候世面上也没有一本中药大全集面向民众出售吧!
可是她认识啊,因为她家前世就是种植大户啊,药材,菌子,蔬菜,就是靠种这些她家才致了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