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记得在农村的时候,有的人家为了那么多晒谷子的地方,又为了方便在农忙下雨的时候稻子,也会选择把稻子晒到席子上,这样的时候四个边一抬,稻子就会往中间跑,拖着就能进屋了。
很快,部落广场上就铺满了这种席子,哪里有地就晒哪里,反正有专门的人负责。
小孩子们也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拿着竹竿子之类的东西到处赶鸟,得他们这里才晒上,各种各样的鸟就跑来偷吃了。
负责看守晒谷场的大人也挺忙的,天气好,他们得拿着推板或者耥板时不时翻一个席子上的稻子,让它们这面晒晒,那面也晒晒,晒得快一些。
推板和耥板都是将稻子归堆、翻面的工具,都是木头做的,只不过推板比较大,需要两个人用,一人掌握着大板的把手,另外有人在前面拉。耥板要小一点,小小的长方形木板中间有一眼,一根长木把的粗端穿进板中间的眼中固定。一个人就可以握着长木把翻晒稻子。
部落里的男人、女人都喜欢用耥板,轻巧,一个人都可以用。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竹子做的,叫耙。新的稻子里面多少还会有点稻杆之类的东西,就需要用耙在晒好的稻子上面多扒拉几下,把这些稻杆、残渣弄成堆,从稻子里面去除出来。
顶着大太阳干活,就算有薄荷茶和树叶帽,也很热。
杨露云见了,就教编织部的人把草帽给弄了出来,还有斗笠、蓑衣。草帽需要的是那种细细的竹蔑子,像编草席子似的,只不过要编一个能够戴在头上的圆柱,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