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当然不能由包拯想出来。毕竟他要设立一个有执法权的监督官员的机构,就由包拯担任第一任长官。如果这个主意由包拯自己提出来,那味道就变了。
“朕也觉得,似乎应该再开一门类似于科举的考试,来选拔小吏。毕竟人不读书,则无礼义廉耻。”
就是开个公务员考试嘛。一个正规的考试,至少能把那些拿着几百两银子,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官府吃皇粮、鱼肉百姓的害虫挡在门外。
他扫视一圈殿下群臣:“你看,那小吏做得出这种丧心病狂之事,众卿就一定做不出,这就是由于众卿读得书多,将圣人教化记在了心里。”
“这……”
有臣子站了出来:“官家,臣以为此举不妥。”
赵受益亲切地问他:“有何不妥?”
那臣子道:“历来科举,每科不过取中数百人,三年一科,已经花不小。可是能为国家选中人才,充当栋梁,这点花也就不算什么。可是如果要以科举选任小吏,这个规模会扩大数倍,花也要扩大数倍。如此劳民伤财,却只为选拔小吏,臣窃以为不妥。”
赵受益点头:“嗯,花大,还有什么理由?”
那臣子壮着胆子道:“且读书之人未必愿意委身为吏,愿意委身为吏的大部分都不是读书之人。如果开设了选拔小吏的科举,能中的不愿去,愿去的不能中,则毫无意义。”
赵受益又点头:“这也是个理由了。还有么?”
那臣子满头冷汗,摇摇头:“没有了。”
赵受益轻叹一声:“朕知道了。”
他明白这些人不愿意让他开公务员考试的理由。
毕竟官吏二字虽然常被人连在一起说,但其中却有着天渊之别。
官员有品级、有官身,比吏要尊贵无数倍。
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在宋代这个门阀士族已经衰落的时代,不过就是由于一个科举考试。
官员能够考过科举,所以鱼跃龙门,一步登天。小吏考不过科举,所以终生都只能是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