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红楼梦之绮梦仙缘 > 第二卷 第四十章 红楼学校

第二卷 第四十章 红楼学校

.

第二卷禁忌篇第四十章红楼学校

正在犹豫矛盾的中年文士同时神色一展,凝神等待宝二爷的回答,他也想仔细的听一听对方的计划,造福苍生可不是施粥布衣就能够解决!否则天下也没有贫苦二字了!

佳人故意的为难让宝玉是微微一愣,甄士隐认真的神色更是让他心房发紧,想不到自己动听的话语会被纠住了小辫子。

这一关过不了事情定会泡汤!找不到军师事小,恐怕自己在佳人心中的形象也会黯淡无光,从而失去与她那美妙的心灵相通!

宝玉坦然的目光无所畏惧的与二人相视,平静的面容下却是脑海开足马力飞速旋转,借着没有破绽的微笑回应他片刻就已找到了完美的说辞。

“甄大哥,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造福苍生?”宝玉心中大定,悠然的身形四肢舒展下意识的往后靠入了椅背,言语之间自然而然的拉近了关系。

对于宝玉亲切的称呼甄士隐并未生出反感,整个心神都在认真的思索宝玉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问题。

“是我们问你,你为何反过来问我们?!”妙玉刹那间由遨游九天的仙女坠入了凡尘,娇嗔着毫不放松对宝玉的紧逼,“不要转移话题!”

“呵、呵……”宝玉不以为忤的轻声浅笑,悄然回了佳人一个另有深意的眼神,“其实这问题很简单,只要让世人吃饱穿暖,那就是造福苍生!”

宝玉话语微顿,心生感慨紧接道“但是天下如此之大,就是倾尽贾家所有也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妙玉与甄士隐深切的感受到了宝玉话语里的真诚,俩人不由自主随之深思起来。

“所以要想真正的造福苍生,我们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宝玉说至中途自己不禁也陷入了真正的思考之中,原本的几分戏谑与敷衍之心悄然消失;其实他刹那间转动的意念正是深藏心底已久的朦胧想法,只不过懒散的家伙既为红楼香烟而劳碌,又为众多美人儿而牵绊,所以从未主动深想过而已!

“我准备用所得之利将各地孤苦无依的老人与流浪儿聚在一起,给他们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这办法好是好,但就像贾公子先前所说,天下的孤苦老人与流浪孩童何其之多,你这也只能起到一时之效!”甄士隐被牵引着心绪盘旋,阅历甚丰的他心神投入提出了心中疑问。

天仙美女想不到意中人竟然还真有计划!芳心的不满与调侃也被宝玉少有的“伟大”仁爱所驱散,对红尘俗世极为陌生的她真心的做起了听众,一心飞升天界的佳人近似偏执的道心也在这凝神静听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甄大哥说的正是,”宝玉并未过多解释,而是直入正题的揭开了谜底“所以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世人能够勇敢的站起来自力更生,不靠施舍就能衣食无忧这才是真正的造福苍生!”

“贾兄弟的意思是否说我们尽量雇佣贫寒之人当差做事,或者传授他们生活的技能,这样有工钱领自然就无需施舍了!”甄士隐顺着宝玉的话语发展下去,心生敬佩的他不知不觉中也亲热的称呼起来。

“大哥说对了一部分!”聪明的家伙就是没有竿子也能往上爬,更何况对方还主动的抛出了橄榄枝!他此刻的称呼更是亲热,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先斩后奏的叫起泰山大人来?!呵、呵……

宝玉认真的环视了妙玉二人一眼,语带激昂的说道“世人其实需要的不是我们的施粥布衣,而是需要改变这儿!”

面露神秘的家伙指着自己脑袋慷慨陈词,“他们只要提高了思想意识,自然就能拥有生存的本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到时何需我们的施舍?!”

思想意识?!妙玉与甄士隐不约而同的微微一愣,禀性不凡的二人略一寻思,先后明白了这新名词的含义所指,但俩人心中的迷惑却更为强烈,这思想意识要如何提高?

未待俩人发问,越说越是兴奋的宝玉已然融入了自己美好的臆想之中,“我会在大明朝举国之地创建许多的学校……嗯!就是书院的意思!”一时兴奋说漏了嘴的家伙索性不再改正,反正妙玉与甄士隐也能够明白!

“学校用来招收那些没钱读私塾的少年与小孩;我们的红楼学校自然不收学费,而且除了聘请夫子教他们读书识字外,更为重要的是聘请有各种技能的能工巧匠来当师傅,根据学生个人喜好学习一技之长,长大后自然就可以以此为生了!”

宝玉说得口干舌燥,端起茶盅不顾仪态的牛饮了一口,继续沉浸在自己伟大的梦想当中,“我们不仅不收学费,还要提供他们的一日三餐,远的学生可以住在学校,总之一切都是免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长大后能够自力更生!”

见妙玉一向平静如水的双眸已起波澜,宝玉俊朗的面容不由浮现清晰的向往与期待,“这样几年或者十年以后,这些长大的小孩就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而作为对他们唯一的要求,我们的红楼学校会要他们定期回来教授新的学生,这样即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也可以保证教育的长久与恒远!”

一时激动宝玉再次说漏了嘴,见两人双眸闪现不解与迷惑,反应过来的他急忙补充道“教育就是传授学问与生存本领的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屠队长和她的沈医生bl小说射雕外传之郭襄寡妇之艳遇 度娘爱恋筱莉儿誓不做玩物审神者栽培手记[综]兔小宝生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