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废太子被迫还俗后 > 废太子被迫还俗后 第83节

废太子被迫还俗后 第83节

宣明晟还是温和有礼的模样,语气却带着几分嘲意:“区区一个敬王妃也不能劳皇兄费心,不过是借了二哥的光罢了……”

荣王闻言,抬眼看了看他:“你们都是皇上的亲兄弟,他不会失了偏颇才是。”

可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亲疏之分,就像他的冠礼,宣明繁亲自出席又如何,不过是为了堵悠悠众口,留下善待兄弟的美名而已。

事实上宣明繁回宫后倒是时常召见宣明呈,二人兄友弟恭,而他不过是在大理寺随便安了个差事,鲜少问津。

择选敬王妃不过是因为他到了年纪,忙着打发他罢了。

“皇叔知道我人微言轻,即便差事办得再漂亮,也得不到一句话夸赞。父皇在时是如此,皇兄即位后亦是如此。”

荣王意味深长看着他,良久才说:“你不过是少了历练的机会。眼下倒是有桩差事,是个立功的好时机,若是办得好了,皇上定然嘉奖于你。”

“什么差事?”

“青羊县连下几日大雨发了洪灾,房舍农田被淹,正是需要朝廷赈灾的时候,你若是自请去青羊县赈灾,皇上定然对你刮目相看。”

宣明晟陷入沉思。

夏日多雨,青羊县隶属涿州,离京城两百多里,可谓十里不同天,虽然相隔不远,但因地势问题,雨势过急过猛,至上游洪水泛滥。

一夜之间冲毁了数百房舍和万亩农田,大雨虽歇,可数千百姓流离失所,仅靠官府清粥接济,无处安顿。

这是新帝登基近一年来,遇到的第一场天灾。

宣明繁连续两日未眠,召见朝臣、听询灾情、草拟圣旨,在书房寸步不离。

丞相递上涿州知州加急送来的奏疏,沉声说:“洪灾发生三日,粗略估算灾民有六千余人,死伤过千。青羊县临江,大雨致江水上涨,又是夜里,许多人跑不及被洪水卷走,到今日水势小了才发现尸体。”

宣明繁倚在座椅里,神色微凝:“灾民怎么样了?有食物吗?”

“农田受损严重,百姓们只能往青羊县去,有部分灾民进了涿州城,国库已经拨了十万两赈灾银两,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天灾从来都是历朝历代不能解决的难题,尤其洪灾受损范围广,百姓世代传承的心血被淹没,是连一粒粮食都留不下的重创。

眼下安顿百姓,防患疫病是最要紧的事。

大灾之后恐有大疫。

宣明繁看过奏疏,缓缓道:“再拨二十万两,赈灾的粮食和防疫的药材也一并准备,送往青羊县。”

丞相问:“皇上看派谁去合适?”

洪灾发生后,丞相就亲自去了青羊县,但他腰伤复发,宣明繁不让他在那儿久留,只让今日回京,另外派人去。

他合上奏疏:“老师以为?”

丞相想了想:“朝中可用之才众多,此去涿州主要是坐镇驻守,以安抚人心,避免动荡发生。涿州新上任的陈知州是两朝老臣,经历丰富,有能力解决此次大患,派出的人只要皇上信得过,能协助陈大人解决水患就成。”

宣明繁思量片刻:“明日朝会上定吧。”

“是。”

丞相禀完灾情,这才躬身退下。

宁湘过来时,正好看到丞相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

问尤礼皇上稍后没有要召见的大臣,不会耽误朝政,这才进了书房。

宣明繁在看奏疏,时不时拿御笔朱批,腕间的佛珠被他褪下放在砚台边,偌大的书房只闻笔尖摩擦过书纸的声音。

宁湘放下食盒,温声问:“还在忙吗?要不要吃点什么?”

他从奏疏里抬头,冷淡的眸色多了几许暖意:“你吃吧,我不饿。”

她哑然:“都快天黑了,皇上您还不觉得饿?”

自顾自打开食盒,端出两个碟子来。

“怕天热,你吃不下,我做了两个爽口的小菜,配着粥吃正合适。”

很清淡的两样菜,宣明繁时常爱吃的,眼下却因她的话一愣:“你做的?”

宁湘难得赧然:“太久没进厨房,手艺生疏了。”

十来岁时倒是跟着宁母学了几个菜,后来进了宫都忘了,去年回江州,跟着大嫂学了段时间,勉强能够拿得出手。

只是今日去了厨房折腾一番,紫檀心有余悸说以后让她别再去,保重身子要紧,小殿下不能没有娘亲。

厨子们战战兢兢,担心她烧了厨房,好在最后有惊无险,折损了一箩筐的鲜菜鲜肉后,终于做好了一顿饭。

一听是她做的,宣明繁果然很捧场,放下笔便随她一起把菜放到桌上。

“色香俱全。”

宁湘莞尔:“还没动筷,就觉得香了?”

他眉宇间的阴霾散了,牵了牵唇角:“淑妃娘娘做的一定想来不会差。”

他落了座,看她没动:“你不吃吗?”

宁湘在他对面坐下,托着腮,巧笑嫣然:“秀色可餐,看着你我就饱了!”

作者有话说:

做了两天雾化,已经不咳了,如果有咳得难受的可以试试雾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撩人《食髓知味gl》(纯百)被亲哥破处以后(乱伦,出轨)nph超能都市同床共枕的师姐是男人(高H 1v1 sc)上林春服软(NP)快穿之男配快到床上来(1v1甜宠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