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 >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 第30节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 第30节

“我怕指导员训你。”

“训就训呗,又不会少块肉。男子汉大丈夫死都不怕,还怕领导说两句。”说着,一手托起王娇受伤的手,另一手沾点药膏,仔细涂抹。

药膏很凉,味道清新,似乎掺了薄荷。

“手还疼吗?”其实容川最担心的就是王娇这双手,先不论皮肤是否冻坏,那天气温极低,没戴手套的后果很可能是把神经冻坏,直接就成伤残了。

当时,容川已经想好,如果王娇的手残了,他就带她去北京治疗,然后两人结婚,他照顾她,就是四处求人也要留在北京,再也不回这冰天雪地的大东北了。

由于冻得麻木,王娇的手早已失去痛觉,现在好了点,痛觉慢慢回归,冻伤的皮肤先是红肿,然后开始化脓,张小可从村卫生所拿了一些药膏过来,油油的,抹在溃烂的地方,不疼,就是看着心里膈应。

叹口气,王娇有些难过说:“这双手算是完了。”

“不会。”容川认真地说,“没伤到神经,等皮肤溃烂的地方好了,不影响生活。”

“可是它很丑啊。”看着原先又白又嫩的小手变成如今这副红肿溃烂的模样,王娇自责地想哭。如果原来的阿娇在天有灵,会不会恨我没有保护好自己?

“不要难过。”容川抬起头看她,轻声说,“皮肤自愈性很强,刚来北大荒时,我们的手几乎都被冻伤过,但现在不也好了吗?所以,你也会好起来。退万一不说,就算不好,一直是这个样子,在我心里,也觉得美。”

“我又不是为你一个人活着。”她嗔怪一句,心里却甜的不行。

他笑了,轻轻捏了下她的手,说:“王阿娇同志,现在退货可来不及了,这辈子你都是我的人了。”

她撅嘴,“切,大男子主义。”

他忙改口,“错了错了,是这辈子,哦不,是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是你的人了。”

她扑哧一笑,“买一赠三,值了!”

☆、第42章

四月,清明之后,天气渐暖,幅员辽阔的北大荒终于有了一丝初春明媚的气息。

春播正式开始。

今年,王娇她们班分到了农工排,主攻玉米地和黄豆地,一早,天刚刚蒙蒙亮,几个班整装待发被拖拉机拉到玉米地。足足好几百亩,一望无边,王娇身体早已恢复,乐呵呵地扛着锄头问张小可:“班长,先锄哪块地?”

张小可说:“阿娇,有件事得先跟你说一下。”

“你说。”

“这片地看着是玉米地,但13号至25号地,中间套种了冬小麦,那时你还没来,所以我得跟你说一下,种玉米时,稍微注意下,锄头别把小麦苗伤了。”

噢,冬小麦。

王娇踮起脚尖往那几亩地望过去,并未见绿油油的麦苗,从小在城里长大,对于种地完全是白痴,就问:“班长,冬天种小麦,能活么?不怕冷?”

身旁,众女生哈哈笑起来。高敏英说:“阿娇,冬小麦是中秋前后种下的。”

王娇脸红,但依旧不耻下问,“那就是秋天开始栽种喽,可为啥长了几个月不见麦苗?”

张小可耐心解释道:“那时因为天气寒冷,长出的麦苗先是变黄,然后被大雪覆盖了。”

“死了?”

“没死。”张小可捂嘴一笑,“麦苗黄了,但土地下的种子没死,等再过段时间,天气更暖和一些,它还会重新长出麦苗,六月初就可以收割啦!”

哇!好神奇,王娇听得一愣一愣。

鉴于她是一个完全不懂农业知识的土鳖,李永玲自告奋勇做起老师。干活休息时,就给王娇讲解基本农耕常识。

“根据温度不同,小麦分两种,冬小麦和春小麦,春小麦也是这时播种,容川他们去的80号地种的就是春小麦,发育期100天左右,七八月份成熟。成熟以后,就要晾晒。所以每年,咱们春秋两季最忙。尤其是秋天,基本没时间睡觉呀。”

“那玉米呢?一年种几回?”

“玉米也分两种,有一种叫‘麦茬老玉米’,七八月份收完麦子就开始种。不过咱黑龙江太冷了,这里的玉米一年只种一回。”

中午时,容川开着拖拉机带着几名男生把中午饭送过来。

“吃啥呀?”大家纷纷放下锄头围过去。

“包子和菜粥。”容川跳下拖拉机,看见王娇,对她笑笑,然后在几个嘻嘻哈哈的起哄声中开始为大家盛饭。

“川子,今儿包子是啥馅儿的啊?可别是全素,下午还要干活,全素一会儿就饿啦!”高敏英喊道。

“放心吧,知道大家辛苦,今儿个特意厨房特意包了猪肉白菜的,对了——”他指指队伍里的几个回民,“你们的是牛肉胡萝卜。先过来拿,不然一会儿该乱了。”

大家让开路,先让几位回民知青打饭,剩下的人在班长带领下有秩序的排好队。轮到王娇时,容川就为她成了半盆粥,王娇不解,这是嫌我胖帮着我减肥么?“容川,再盛点粥啊,半盆不够喝。”

“我知道。”容川拿过两个包子放在饭盒盖上,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半碗粥凉的快,等你喝完,别人还没喝完,今天锅里粥多,一会儿你来,我再给你盛一饭盒。”

王娇想了想,恍然大悟。如果那么算,她整整比别人多喝了半碗粥。

见她呵呵傻笑,容川嗔怪一句,“真够笨的!非得让我说明白。”

吃过饭休息片刻,大家继续投入到春播的忙碌中。上午时,因为新鲜,干活不觉有多累,可午饭后,人就有点歇懒了,胳膊腿都酸的要命。玉米种植按一行一行走,“行”也叫“垄”,一人负责一垄,从头走到尾少说也有百十来米,一垄地大概种200株玉米,李永玲说了,别看现在种的多,如果今年雨水多,涝了,也就能活一半或者三分之二。

“咱们这边下雨多吗?”王娇把一个玉米粒扔进刚刨好的土坑里。

李永玲直直腰,锄头立在地上,说:“挺多的,不过比我们武汉少一点,毕竟这边没有大江大河。记得刚来那年,下了好几场暴雨,这几片地全淹了,我们还下地帮忙抢收玉米呢。”

“那连队淹了没?”

“淹了!”另一行的高敏英接过话,“那时候住的还不是砖瓦房,都是泥土垒起来的破草房,屋顶漏雨,外面大雨,屋里下小雨,我们的被子全淹了,男生那边更惨,房子直接淹塌了,永玲,你记得不,当时杨强刚他们屋跟猪圈挨着,然后猪圈也塌了,等咱们赶过去救援时,他们跟猪都泡在泥水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初月(姐弟 勾引1v1)挣脱 (gl futa)遇名河畔有家客栈藏宝图(出书版)奕欢【父女禁忌】学生会长(BDSM)我的武功会挂机有生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