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类似中世纪的巫师世界,试图用青霉素来治疗感染的肺炎,是很难的。”李察心中有这个念头,“并且青霉素只能杀死部分细菌,对真菌的作用几乎没有,最好打消这个想法。”
那么,不用青霉素,又用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磺胺。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抗菌药,也是现代地球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菌药,但却不是第一种被大量使用的抗菌药。
1930年代——青霉素被发现,但还在努力提高产量的过程中,磺胺类药物已经被当作有效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之后十年,磺胺类药物发展迅速,等到了1940年代,已经有上百种不同的磺胺类药物被制作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磺胺类药物是jūn_duì用于治疗感染的常见药物。美军的急救包中就有磺胺粉和磺胺药片,磺胺粉撒在伤口上可抑制感染,磺胺药片口服可应对坏疽和肺炎。
嗯,肺炎。
磺胺类药物在战争期间救了很多人的命,其中不乏大人物,比如小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儿子,以及患有肺炎的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
因此,无论怎么看,在青霉素不靠谱的前提下,磺胺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但就此说一切问题解决了,还未免太早。
仔细思考的话,磺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制取出来的,不然这么重要的东西,不会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才被当作临床治疗的药物。
之所以这样,是由于磺胺是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也就是说,要想制造出它来,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工业水平才行。
这个水平要达到地球1900年代的程度,因为这是第一种对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被化学合成出来的时间。
而当初的合成,倒也不是作为治疗药物,当初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东西的神奇作用,而是单纯的把它当作……染料。
对,染料。
合成的产品,有鲜艳的颜色,几乎不褪色,比之前的所有染料都优越,被广泛的用于染色工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染料的颜色是红色的。
嗯,红色。
那么这种红色的染料,是怎么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最终变成药物的呢?
这主要依靠极有脑洞的德国科学家——哈德·多马克。
1932年秋,多马克为法本公司工作,希望寻找到一种能够特异性杀死致病菌的药物,在一番考虑后,决定从病菌染色剂入手。
多马克的逻辑是这样的:染色剂能让病菌变色,说明让病菌内部的构造发生了某种特殊性的变化。只要找到一种染色剂,可以只让特定的病菌变色、破坏病菌的内部构造,而对其余细胞不产生影响,那么不就是一种绝佳的特异性抗菌药吗?
经过不断的努力,多马克从几千种候选的偶氮染料中,发现了红色的偶氮染料——百浪多息。
经过研究,百浪多息对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很强的功效。
凭借百浪多息,多马克一举救下了他当时因为感染而身患链球菌败血病女儿,并获得了193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百浪多息的机理是一种前药,即在体外没有任何活性,但进入生物体内后,可以分解出对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磺胺。磺胺与病菌生长所需要的对氨基苯甲酸,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会让病菌误导性的吸收却又不起任何作用,最终死去。
如实的来讲,百浪多息最大的作用其实是抑制病菌,而不是杀死,这一点和青霉素有差异。
另外,百浪多息还有一个无法忽略的缺点,那就是使用后,会让人身体变色,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染料。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确是一种能救命的药物。
那么怎么得到它呢?
得到它的方式,一般是把对氨基苯磺酰胺置于碱性溶液中,使用铁氰化钾或高锰酸钾氧化偶联氨基作为原料来合成。也可以用锌粉还原偶联对硝基苯磺酰胺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