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月初见梁慎行,是在宫廷夜宴上。
在此之前,她一早就听闻梁慎行的名号,北域大名鼎鼎的“白衣儒将”,横刀跃马,用兵如神,曾为大周夺下
七战七捷的不朽战绩。
从前,韩国与大周边境有过几次小规模交战。梁慎行时任军师,就未教韩国占得半分便宜,最终书下短短百字
的议和书,简明扼要,阐述双方交战的利弊,呈交王上。
议和书传至王廷,臣子王孙都拿梁慎行的出身作贬,讲他不过是多识得几个字的穷酸书生,登不上台面,大不
必放在眼中云云,以此来挫大周威风,讨韩野王欢心。
韩野王闻言,摇头笑叹了几声,便着令众人退下了,而后朱笔批下议和书。
不久后,昭月随韩野王闲庭信步时,陪驾的亲贵中尚且有人提及梁慎行,疑惑韩野王为何停战。
韩野王便似玩笑地问她:“昭月,你如何看待梁慎行其人?”
提及梁慎行,昭月负手在后,连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嫣然巧笑道:“昭月可不会跟那些个臣子一样,说些奉
承话来哄王叔开心。依我看来,那梁慎行‘布衣出身,才至将相’。只可惜,他并非韩国人,大周皇帝治下能出这
样的才俊豪杰,是他的福气。”
韩野王大笑道:“昭月此言,竟似在夸自己的夫婿了。”
昭月脸色一红,羞恼道:“王叔趁机取笑我!”
韩野王当然想不到那日戏言,竟会一语成谶。
梁慎行那天为请援军一事,来赴韩国夜宴。昭月不想北域的白衣儒将,竟还那般年轻英俊。
他来时作书生模样,苍青色的长衫外拢着银白大氅,腰间还漫不经心地别着一支玉笛。
梁慎行五官宛若刀裁,深邃而凌厉。尤其是一双眼睛,似水渊那般清冽透澈,却深不见底,里头潜着咄咄逼人
的锐气,透出一丝渗人的凉意。不过他的脸庞却瘦削了些,以至于将这份锐气消减不少,凡人再去细看时,便能觉
出他的儒雅温和来。
他是文人出身,做起说客,口若悬河,舌灿莲花,一番请求援军的说辞更是入情入理。倘若,昭月想,倘若换
一位国君,听得梁慎行此言,都是要出手相助的。
坏就坏在他面对的是韩野王。
韩野王的叔父就是死在与大周交锋的战场上,韩国与大周算是有世仇。韩野王以礼相待梁慎行,却决意不肯出
兵。
梁慎行得知其中缘由,深深呼出一口气,脸上有种近乎无奈的平淡,却还是矜住最后的礼节,举杯敬酒
道:“多谢韩野王款待。”
请援失败,的确令梁慎行有些灰心丧意。
此次大周与蛮羌鏖战,战线拉得太深太长,如深陷泥淖,难能利落地脱身而出。再往后撤退,就要痛失城池,
大周后援迟迟未到,远水也难救近火,唯独邻近的韩国能够迅速派兵增援,助他大破蛮羌。
他谋略周密,做好万全准备,仅仅需要借韩国一把东风。
只可惜东风不借,终是功亏一篑。
出了宫廷,梁慎行接剑上马,与副将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时值初冬,寒气森森地往身上扑,昭月驾车追出
宫门,就是为了给他送一件披风。
梁慎行诧异地看了看那披风,又看了看昭月,方才下马行礼:“昭月郡主。”
昭月闻言一笑:“将军好记性,那么多人竟也记住我了?”
梁慎行素来是过目不忘,但在人前从不表露,只恭敬回道:“郡主谬赞。”
昭月心生他意,忽地问道:“将军急着回去么?”
梁慎行不作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不知郡主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久仰将军大名,想请将军留下,赏面小酌几杯。”
一旁的副将一下就听出昭月的心思,猛地憋红了脸,没禁住笑出几声,忙拿手肘怼了梁慎行几下。
他压低声音戏谑道:“将军,你可要把握好时机。”
梁慎行深觉冒犯,一眼将他瞪回去,又忙向昭月表明,“多谢郡主美意。今日是我夫人生辰,她尚且在客栈中
等我,在下需得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