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全家离开坟弯村最早时间最长的应该算是万梦一家了。截止目前,这一家四口在外面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二十年,两个曾经半大的孩子现在已经成家立业,在城市里买了房子,人模狗样地和城市人说着一样的口音,穿着一样时新
的衣服,你别说,要想一下子在短时间内分辨出他们曾经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真的很难。他们的农皮已经找不到影儿了。
而且坟弯村留给他们的记忆,随着时候的推移,也将逐渐消失。
而且听说,他们很少回老家去,特别是老人过世后,更没有回乡的理由了。
就像金刀河,已经有六年多时间没有回过坟弯村一样,尽管金刀河的父母亲才五六十岁,年轻着哩,但他也很少回去了。尽管家乡有他创作不竭的源泉,有他童年少年的欢乐,还有让他时时怀念的经常去游玩的文井镇的高峰山,他
曾经在山上偷过甜甜的苹果,曾经在山上缅怀过王师祖和范师祖,曾经在罗英秀才的坟前磕过头,期望自己有一朝一日也能成为才高八斗的秀才,就像不久前去乌尤寺参观沫若堂时,他轻轻地抚摸郭沫若的雕像,期望也能从他们身上弄
来一些灵气一样。一个人一生要是有两个故乡的话,我想出生地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坟弯村的子孙们,不管你们现在身处何地,也不管你们现在混得如何,都请不要忘掉自己的根,不要忘掉自己生活过的那片热土,因为那里有树芬,有建国还有曾俊,他们的坟永远向着城市,他们的心永远和土地一起颤抖。
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该回乡祭祖了
祭完祖宗后,树芬大娘的坟前,我想,我还是要去烧上一些纸钱的,毕竟她捐建的村小至今仍旧富丽堂皇,里面的学生虽说越来越少,但欢歌笑语声,却是越来越响亮的
就这么结束吧,再不结束,我担心我的手指会失控,把没写出来的东西留给下一部还没出笼的破书吧。谢谢阅读。作者金刀河向你问好
本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