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平民聚居地,一座院落虽不如何簇新,可打理的整齐、装扮的喜庆,用来出嫁也算够用。
院落的主人,衢州妆粉铺子管事一大早进了厢房,瞧见专程拨过来准备备嫁的女伙计们已开始为花掌柜上妆、换衣,便同明珠道:
“小的便不在这边侍候,要过去喜房那头看顾着。迎亲诸事小的已安排妥当,辰时轿子便会上门。”
明珠忙道:“这边有我,你快去那边瞧着。主子一辈子就结这一回亲,可一丁点儿差错不能有。”
女伙计们手下利索,一边说着大吉大利的俏皮话,一边已替猫儿上好妆容,只差口红未涂抹。
明珠便去小厨房端来早已热好的燕窝粥,低声道:“主子先填一填肚子,虽说是入赘礼,可也同正常成亲差不离。待被花轿接回了喜房,守在房里挨饿的还是主子。”
猫儿接过小碗,将调羹在碗中搅和了半晌,却一口都吃不下。
明珠见状,向女伙计们使个眼色。
待众人避了出去,她方劝慰着猫儿:“主子昨夜便未睡好,花轿前来还有些时间,不若先倒头闭一闭眼。待姑爷上了门,奴婢唤你便是。”
猫儿听闻,眸中越发恍惚,只将燕窝粥放在一旁,两眼无神望着虚空,半晌方轻叹一声,喃喃道:“原来成亲,就是这般滋味。”
并没有什么期待。
原以为会心安,原来并不是。
明珠原本半眼瞧不上贾忠良,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不免要替贾忠良说上两句好话:“姑爷人虽木讷,可脾性好,不会存谋害主子的心。”
猫儿听罢,缓缓一笑。
原来夫妻之间,只要互相不谋害,就已经极好了呢。
这竟巧合的同她的追求保持了一致。
她当初想要出宫,为的,也不过是能安稳的活下去。
不让心受煎熬。
贾忠良,果然是个好人选。
只要不谋害她,就已极够了。
她缓缓饮下燕窝粥,口中却苦涩不已。
往前看,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有些路,必须得走。
有些人,必须得忘记。
她紧紧闭上眼,竭力将涌到眼眶的泪逼下去,哑声道:“换大衣裳吧。”
辰时一刻,外间鞭炮声陡的响起。
噼里啪啦的炮仗声经久不衰,寓意着人生福泽绵长。
院门被喜娘拍开,守门的女伙计们探头四顾,笑嘻嘻道:“姑爷呢?姑爷接亲不露头?不使银子我们可不放人。”
喜娘几巴掌拍上来,叱骂道:“一个个的贱蹄子,半点不懂礼数。这是入赘礼,姑爷哪里好意思上门接人?自然得先去喜房等候。”
那女伙计却不依,死缠道:“这可同管事说给我们的不相同。”
那喜娘冷笑道:“先前的喜娘同管事胡诌,被赶跑,管事才重金寻了老婆子我来接亲。否则这般仓促之事,我怎会出面?”
她往来路探头回望,心中着急,不免扬声催促道:“新娘子出门咯……再耽搁要错过吉时咯……”
守门的女伙计谨慎,登登登进了里间,寻见方才为猫儿挽面的大全福人,虚心请教道:
“难道入赘之礼,新郎就不用上门迎亲?我家掌柜为了姑爷面子,都专程出了铺子,在此处当成要嫁入旁人家的模样,怎地姑爷竟然又不上门?”
大全福人一生所见入赘之事并不算多,有限的那几回,仪式都因新人地缘、女方家世等因素略有不同,便笑道:
“老婆子我也曾见过姑爷不能出面迎亲的人家,喜娘熟悉一应环节,自然她说了算。”
女伙计只得唉声叹气道:“做好了守门敲银子的准备,竟然扑了个空。”
她只得匆匆进了闺房,站在边上恭敬道:“前面来催了,主子这就出门吧,若错过了拜堂吉时,却不是好寓意。”
猫儿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
一顶红盖头罩上她发髻,管事的亲兄弟充当娘家兄弟,背着她一路往内宅而去。
耳边炮仗声、欢呼声不绝,她趴伏在人背上,忽然却想起许久之前,有人曾带她去一个山顶吃鱼。
夜里凉风徐徐,她坐在山顶亭中渐渐有些睡意,便矫情的撒娇不愿行走。
那人心甘情愿将她背在背上,踩着山中石阶,一路柔声细语,同她往下榻处而去。
那时她和他都以为快乐还有三年。
后来只持续了半年,一切便戛然而止。
她已许久许久未想起过前事,现下一瞬间,那些过往却在心间汹涌翻腾。
她明明叫猫儿,那人却喜欢唤她阿狸。
全天下,只有他一人,那般称呼她。
阿狸,不要走。
阿狸,我带你去吃鱼。
阿狸,后日是你的生辰,你想在宫里过,还是我带你去行宫?
一顶喜气的红盖头下,时隔两年,她趴伏在一个不相干人的背上,终于撕心裂肺的想念起一个人。
那个她压在心底不敢回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