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提起《hell.song》你就只能想到开头吐口水吗?
)
…………
《wish.you.were.here》的单曲上市,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和《we.will.rock.you》几乎引爆整个北美的热情相比,差距明显。
尽管乐队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名气,但《wish.you.were.here》的销量仍旧一般。
虽然不能说低得让人无法接受,但也没有任何大爆的迹象,一直不温不火。
但是乐评界对这一首歌的评价,却远远超过了后者。
这也并不出乎罗杰的意料之外。
在前世,如果不是《月之暗面》专辑明珠在前,让紧随其后发布的《wish.you.were.here》对比之下稍显逊色,这一张专辑必然能够为平克-弗洛伊德再添几座留声机。
直到四十年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解散,在人们细数这支伟大乐队成就的时候,乐评界才为《wish.you.were.here》这首歌重新正名。
这天然就是一部会讨好评论界那帮老头子的作品,尤其是无限接近于原版的抒情版。
不过相较而言,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人,似乎更加喜欢罗杰改编的朋克版本。
这也符合市场部的预测。
快节奏、易于上口的歌,永远比温吞如水的慢歌更加容易讨好歌迷,尤其是年轻的歌迷。
也更容易赚“快钱”。
罗杰的思路也非常的明确,一张专辑中的大部分歌,以能够讨好歌迷、迎合市场、偏向流行的内容为主。
但另一方面,为了一定程度上迎合评论界的那帮老头子的喜好,每张专辑中至少要加入一到两首符合评论界“审美”的歌,至少也要单独发布相应的单曲版本。
比如抒情版的《wish.you.were.here》。
只有销量没有奖项,或者反过来,都不可能满足“传奇乐队”的要求。
虽然说音乐类的奖项,诸如格莱美,音乐协会大奖等等,不至于像好莱坞的奥斯卡那样,审美完全脱离普罗大众。
但大众审美和所谓的“专业审美”之间,依然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和年龄有关,你不能指望一群平均年龄快五十岁的老头子,还能像年轻人一样热血沸腾。”
面对安妮的疑惑,罗杰如是说道。
摇滚很多时候确实不分年龄,比如大名鼎鼎的滚石乐队,四个成员加起来超过三百岁,还在疯狂地摇滚。
但另一方面,摇滚却又是年龄划分最为明显的音乐类型。
最显著的一点在于,绝大多数三十岁以下的年轻歌迷,最重视的是“旋律”,而三十到四十五岁的歌迷,重视的是“技术”,四十五岁以上的歌迷,则更多的看重“感情”。
当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却能代表大多数的情况。
而乐评界的评论家们,以及各大奖项的评审团,平均年龄都超过了四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