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从南美驶出的货船,也在旧金山的码头靠岸。
一辆辆卡车,将在几天之内,将这批cd唱片送到北美各地的经销点。
《你好,冰冷世界》的唱片是在北美本土刻录的,成本比南美、东亚等地区要高得多。
当然,考虑到运输成本,《你好,冰冷世界》肯定还是在本地刻录要划算一些。
不过,首批发行量就达到了两百万张的《we.will.rock.you》,当然不可能接受美国本土一张唱片接近一美元的高昂成本。
哪怕是刻录的内容更少,成本会有所下降,也不可能比那些发展中国家更低。
在华纳唱片的联系下,古巴的一家厂商报出的价格,是每张唱片18美分,这个数字甚至包含了包装以及内页,并且还包送到旧金山的码头。
哪怕算上国内的运输成本,平均下来,每张唱片的成本也不会超过25美分。
在北美,这个价格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也只有第三世界国家,才能给出这样看上去根本不可能的价格。
就罗杰所知,事实上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国家,大规模刻录cd的成本还要更低。
尤其是在这个许多公司为了外汇,甚至愿意亏本做生意的时代。
以这支单曲的容量,以及百万级别的储货量,估计十美分以内的价格就可以拿到。
哪怕是算上运输成本,也要比南美更便宜。
不过这件事罗杰压根没有提,一方面是因为时间上来不及,另一方面,这个年代的两岸关系并不好,很多公司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
在第一天从电台广播中,听到自己唱着“we.will.we.will.rock.you”的声音的时候,罗杰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
1月27日。
两天之后的周五,就是唱片正式铺上零售店货架的日子。
这张单曲,从立项,到录制、后期,再到发行,几乎用掉了一整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效率,在职业乐坛之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当然是绝无仅有的慢。
要知道,这可是没有将作词、作曲、编曲和拍摄mv的工作算进去的时间。
前者照抄就完事了,而后者压根没有被列入计划。
虽然,一首歌用掉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也不少见,但那其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在了收歌或者写歌上。
而真正的录制,实际上是很快的。
别说一个月了,哪怕是一周一首歌,这样的速度,对于绝大多数乐队来说都是慢得不可思议的速度。
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不算上写歌和拍摄mv,已经足够绝大多数乐队制作一张十首歌以上的专辑。
而歌手比乐队还要更快一些,毕竟只有一个人。
当然,这也是迭戈对这支单曲要求精益求精的结果。
实际的录制过程,三个版本加起来也不过是几个小时的时间。
但后期处理,却花费了接近三周,这还是在两个后期团队同时工作的情况下。
再加上制订和执行发行、宣传计划。
一个月的时间看起来很慢,但却将这支单曲的质量做到了现有条件下的最好水平。
——除了没有mv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