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西恩-格兰奇的秘书送来了两份计划书,一份是mad唱片的海外市场发展规划,一份则是公司旗下版权库的扩张计划。
在第一份文件中,这位ceo指出,mad唱片如今的优势是在摇滚音乐领域,而流行、乡村、嘻哈等其它类型的影响力则较低。
毕竟公司旗下签约的歌手和乐队,几乎全部是摇滚类型,流行类的只有《美国偶像》出身的那几个,乡村、嘻哈类歌手更是一个都没有。
有鉴于此,公司的海外扩张,应该主要考虑对摇滚音乐接受度较高的市场。
欧洲的中欧和西欧,亚洲的岛国,南美洲以及澳大利亚,是较为合适的发展方向。
而从投资回报比的角度来讲,中欧、西欧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卢西恩-格兰奇提出的扩张思路和主流的商业公司扩张模式大致相当,收购一家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只需要付出少量的资源进行整合,即可让自己的发行体系变得更加强大。
而在收购目标的选择上,卢西恩-格兰奇选取了四家位于欧洲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唱片公司。
其中只有一个优先收购目标,其它三个则是在优先目标无法收购的情况下,选出的“备胎”。
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d.g},原属英国著名厂牌宝丽金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在宝丽金被环球收入囊中之后,这家德国厂牌被剥离了出来。
这是卢西恩-格兰奇认为最适合mad唱片的收购目标。
dg公司的价值不算高,旗下也没有出过什么知名的大牌明星,版权库的规模也不大,不过却在欧洲拥有较为完善的发行渠道,尤其是英法德三国的市场,同时还掌握着包括4d在内的多种技术专利。
没有出过大牌、版权库规模偏小,这就使得dg公司的价值不算太高,而mad唱片所需要的,也只是其在欧洲的发行渠道,能少花钱,自然是一件好事。
至于技术专利方面,一定程度上算是附赠品。
4d录音技术多少有些价值,许多录音设备都有用到这项专利,但也只是多赚点授权费,数额不算太大。
至于其它的专利,基本上都是可有可无。
根据dg公司的股价,卢西恩-格兰奇认为要完成对它的收购,需要付出1.5亿美元到2亿美元之间的现金,mad唱片公司账户上的钱不一定够,不过申请到足够的银行贷款却不是什么难事。
唯一的问题在于,【金属猴子】乐队的加里-贝尔很可能在董事会讨论中投下反对票。
这个在三支乐队中年龄最大的老大哥已经没有了锐意进取的野心,只想安安稳稳的赚钱,享受生活。
当明星,为的还不是过上滋润奢侈的生活?
辛辛苦苦打拼了几十年,很显然,加里-贝尔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该要安稳享受的年龄了。
对于这种心态,罗杰能够理解,不过却还是打算和加里-贝尔好好谈谈。
至于谈出什么结果,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罗杰的规划当中,mad唱片是否去扩张海外的业务,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
只要确保在北美本土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对罗杰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付出一定的资源去扩张海外市场,当然是一件好事。
如果放弃,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至于第二份扩张版权库的计划书,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同样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
罗杰只是简单地翻了翻,就失去了兴趣。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
不提其它两支乐队可能的反对,单单mad唱片的资金,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完成大笔的版权收购。
乐坛内的版权交易很常见,但涉及的资金却往往非常惊人。
四大这样的巨头就不多说了,哪怕是一家小型唱片公司,除非业务遭遇巨大困境,否则也绝对不会轻易出售自己手上的版权。
愿意卖版权的,往往是那些对版权价值没有清晰概念的明星们,但即使愿意卖,通常也会开一个高价。
保罗-麦卡特尼以4750万美元的惊人低价,卖出自己乐队版权的事情,在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而且从明星们手中收购版权,另一个困难则是数量太少。
绝大多数明星手中只有自己作品的版权,往往还不完整,只有一小部分。
即使是这一小部分,优先收购权通常还在其唱片合约方手里,收购难度未必有多大,但操作起来却极为繁琐。
除非是直接收购一家经营不善、面临困境的公司,“顺便”拿下他们的版权库。
比如说环球收购宝丽金,除了得到一整套完善的全球发行体系之外,还同时得到了宝丽金掌握的数以万计的歌曲版权。
不过这种并购,需要有合适的机会,同时资金方面也是一大难题。
以mad唱片现在的体量来说,规模太小的公司版权库价值有限,完全看不上。
至于看得上的,不提收购难度的问题,根本买不起。
比如说,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ca}的版权库数量就足够多,高价值的单曲也有许多,甚至还“附赠”一套完善的全球发行体系。
但拿下rca要多少钱?
没有几十亿美元,想都不要想。
这么一大笔钱,别说mad唱片了,除了华纳、环球和索尼之外,任何一家唱片公司都拿不出来。
哪怕同样位居四大的百代,都买不起。
罗杰摇了摇头,对卢西恩-格兰奇过于激进的想法有些不以为意。
锐意进取是好事,但激进过头,却容易让公司陷入困境。
董事会存在的必要性,就是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将两份文件塞进碎纸机里,给卢西恩-格兰奇发了一封邮件,要求对方完善海外扩张的计划,至于版权库的问题,则暂缓。
mad唱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够快了,员工从一开始的不足一百人,到现在的近千人。
以卢西恩-格兰奇为首的公司高层认为这对公司的发展是好事,但罗杰却认为,需要花上一些时间,将现在的收获好好消化一番,再去考虑下一步的发展。
虽然罗杰对商业上的操作不是特别精通,但却了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