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处不占是王八蛋。
“摇滚复兴”计划,从一公开开始,便是为乐队争取到了这个圈子里许多人的好感。
而当一个由riaa和牵头的基金会成立之后,那些本来有所疑虑,认为乐队是借此机会博好感的人,也将其它的心思抛到脑后。
不管乐队是否利用“摇滚复兴”计划来为自己拉票,至少是把事情做到了实处。
若是“摇滚复兴”计划,真的能够像预料之中的那样发展,整个摇滚音乐的圈子,都将因此而受益。
在这种情况下,乐队几乎是毫无悬念地,以超过四分之三的得票率通过了“会员票选”。
接下来,只要在格莱美一百五十名常驻评审的投票当中,得到一百票以上的支持,就可以在二月份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获得一座“当代传奇奖”的留声机。
按照格莱美的规定,当提名名单公布之后,所有候选者就必须停止一切公关活动。
当然,这一条通常不会被所有人所遵守。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乐队倒也没必要在明面上违反规则。
公关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乐队很快便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摇滚复兴”计划上。
按照的计划,“摇滚复兴”计划的开销并不会很大。
但对资源的耗费却是必不可少。
仅仅只是第一阶段,预计就要挑选出上万名“符合条件”的歌手和乐手进行系统的培训。
每年的开销,大约在接近一千万美元。
这笔钱,由乐队出一半,剩下的一半,则通过向其它成名的摇滚明星“募捐”而来。
花点钱买声望这种事,尤其是自己所处行业内的声望,对于很多已经拥有了一定地位的明星来说,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当然,前提是花的钱不要太多。
“摇滚复兴”计划,显然就是很符合这一点。
“募捐”资金的额度总共才四百多万美元,当然,是每年。
这笔钱看上去不少,但放到整个摇滚乐的圈子里,却是算不得什么。
实际上,罗杰本来是打算自己来出这笔钱的。
不过在帕妮丝-格里芬的建议下,经过一番考虑,还是拿出了一半的额度来进行“募捐”。
——总要给别人一点“做好事”和“收买人心”的机会嘛。
整个“摇滚复兴”计划,对于金钱上的花费并不多。
主要的开销来源于向培训人员支付薪酬,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对于“生活贫困”的培训生进行生活补贴。
但后者的补贴额度很小,而且还有着严格的限制。
事实上,能够玩得起乐器的人,一般来说都不会太穷。
那句老话,“乐手一面墙、海淀学区房”虽然只是玩笑,但却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玩乐器有多么的烧钱。
就以吉他为例,除了初学者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满足于只有一把吉他。
各种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置,乃至于仅仅只是“明星同款”,都会成为入手新吉他的理由。
而这还仅仅只是吉他本身的开销。
再加上效果器、音响等等,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无底洞。
基本上,玩得起乐器的人,家庭条件都不至于太差。
“摇滚复兴”计划当中所列出的“贫困补贴”,更多的还是一个象征意义。
当然,北美这么大,例外总是会有的。
不过,例外之所以是例外,就是因为它的“稀少”。
按照的估计,“贫困补贴”这一块,每年可能连几十万美元都未必花得出去。
主要开支的大头,还是在于向培训人员支付薪酬,以及在全美范围内寻找有天赋、有才华的少年。
“选拔人才”的方式倒也没有太多出奇的地方,主要依靠的是青少年们在监护人的陪同下主动报名。
至于如何将“摇滚复兴”计划针对性地宣传出去,除了和参与到这项计划当中的摇滚明星们会进行宣传之外,riaa的“人脉”,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为一个“半官方”的机构,riaa和许多其它性质类似的机构都有联系。
尽管这种联系未必有多么的密切,但总归是说得上话的。
例如,pta。
全名叫做“北美家长与教师联合协会”。
这就是riaa的主要“公关目标”。
通过pta,将“摇滚复兴”计划的内容“安利”给全美的家长们。
若是他们家里有一个对摇滚乐很感兴趣的孩子,说不定就会来报名。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摇滚乐坛。
但在北美的教育方式下,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更倾向于支持孩子去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