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抬脚往外走去。
眼睛脏了,该找文若洗洗眼,求一点安抚。
荀彧这会刚为天子整理完文房四宝,正在思考问题。瞧见糜荏,起身相迎:“子苏。”
糜荏瞧着他的脸,抬手轻点自己的脸颊,笑了一下:“文若这是在想什么,这般专注。”
荀彧道:“我担心张宝为十常侍驱邪,会有不好的变故发生。”虽然他们曾在朝廷征召张角时便讨论过此事,糜荏也有化解之法,但他依旧有些担忧。
见人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糜荏便抬手,轻轻拭去他脸上不小心沾染的墨点:“无碍,我心中有数,文若不必担心。”
荀彧被吓了一跳。
他的思绪被彻底打乱,脑中一片空白,半晌才支吾着找回声音:“……公、公达他们,应当已经抵达京洛了罢。”
糜荏瞧着他通红的脸颊,支着脑袋笑了:“是,明日正好请他们一叙。”
接下来正是休沐日。
荀彧推荐的三位人才来到糜府。
第一位是荀攸,表字公达。他是荀彧的侄子,实际比荀彧年长六岁。他的容貌偏于俊秀,瞧着略显弱气,但其实早慧过人,内藏英知;
第二位是钟繇,表字元常。他擅长多种书法,尤以楷体出名。本是阳陵县令,前几年因病离职归乡,与荀氏交好;
第三位则是何颙,表字伯求。他的才学出众,见多识广,更曾一针见血点评过不少人。受党锢之祸影响,何颙在市中隐姓埋名,但这几年其实一直悄悄来往于南阳与京洛,很关注国家大事。
比起荀攸与钟繇,何颙其实很早就听过糜荏的名字。
糜荏初入京洛时,他正巧在京中与袁绍一同保护几位被迫害的党人与侠义之士,曾远远见过糜荏一面。当时他便对袁绍说:“这个年轻人虽通过买官入朝,但眼神清正,恐怕不是大家以为的佞幸之辈。”
说完这话不久,何颙辞别袁绍回到南阳。十月初到京中好友来信,其中提及糜荏时说他一改入京时的名声,如今已深得士族大夫的称赞。
何颙微微一笑。
他此生最为自傲的便是自己这一双眼睛,自成名以来相人从未有过错误。糜荏名声的改变,不过只是应验了他的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