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金看见换上了这么多的装备,心里非常激动,有这么多神兵利器在手,何愁大事不成?
米柱看着这俩支焕然一新的部队,在原版里,他们覆灭在沈阳城下浑河之畔,杀身成仁,以死报国。
沈辽之战明军损失十万人以上,光是沈阳一战,明军民被杀者多达七万人,但是这白杆兵和戚家军,是打痛了奴尔哈赤:“有敢轻言伐明者杀。”
这一次,他们会不会结局这么悲惨,不知道,但是米柱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袁应泰这不懂军事的人瞎指挥,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凄惨。就算是死,他们也会咬下建奴大大的一块肉,让他们痛入骨髓。
这一次,御马监都督米礼义直接将他们调往沈阳助战,而不是原版的当战争打响,他们这才急忙赴援,谁知一天不到,沈阳就沦陷,他们失去了倚城之利,被迫与建奴野战,在对方大炮轰击,铁骑冲击之下,确是扛了一天,杀敌无数才覆灭。
而现在,知晓兵事的熊廷弼依旧在主持大局,熊廷弼布将练兵、稳定军心民心,对后金采取“南顾北窥坐困转蹇”之策,固守主要城市,并四处筑城,步步推逼,困削后金活动空间。成效显著,部队士气高昂。
他们步步为营,逐步推进,一步步的压缩建奴的空间。
辽东巡抚袁应泰的集大军十八万,反攻抚顺的宏伟战略构想,完全被无视了,他们不会调兵去任何一处,而是集结大军于沈阳、辽阳,准备在这里进行一次决战。
有了这些改变,米柱相信,建奴不可能轻易拿下沈辽,即使他们鸿运当头,有天照应,顺利拿下二城,也会死伤惨重,为大明赢得喘息之机。
米柱这些天就呆在军营里,专心的整训jūn_duì、集结物资。
查抄李府,这可是大肥缺,户部和内阁拼死也要插上一手,在他们没有获得查抄权之后,死皮癞脸的派出监视人员,负责监视东厂,防止他们假公济私,中饱私口囊,这个米柱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他们查抄所得,汇总起来以来,上报皇上,然后转往边军,他们这一次准备了二百多万两白银,足以满足一次大战所需。
米柱正式的上报朝廷,他等会在十月中旬出发,十一月初将物资运往辽东,他之所以还要拖上十天,这是因为粮草和物资,准备不足。
谁知这是米柱暗渡陈仓之计,他在上表后第二日凌晨,则夜率领八千大军连夜离开军营,直奔榆关(山海关)而去。
第二天,他们的军营依旧热闹非凡,依旧有大部队在此集训练兵,炮声训练声不断。
米柱这是吸取杨镐的教训,这也是这时代朝廷的毛病,大军未出动,这大军应该怎么布置调动,应该怎么打,就会在朝廷之上吵个不停,讨论不停,个个都是军事专家,个个都是诸葛亮,即使制订得再好的计划,也会被他们贬得一文不值,然后推出自己的。
这在朝廷上讨论就罢了,有些大神弄到了计划书,在家里和茶楼酒肆之间讨论,毫无保密意识,所以这个杨镐大军未出沈阳,这个建奴的探子就知道了。
这建奴知道杨镐四路大军围攻阿拉木图,不是杨镐写信告知的,也不是李如柏小妾密报的,只要是建奴的探子们不控住耳朵,他们就会知道。
这一次,朱由校下诣:“辽东诸军事,辽东诸将自决,无需上报。”
山西巡抚陈所学和宣大总督突然接到圣旨,下令封锁山西境内所有的关口,停止一切榷场和互市,禁止任何一支商队、马队出关,违者一律处死。
这宣大监军太监杜鸣鹤也下令,所有边关城池、隘口、烽火墩,一律轮换调防,所有私放商队、马队出关者,无论官居何职,一律处决。
这晋省高层突然的行动,让八大蝗商被打懵了,不知所措了,边关贸易是山西经济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商号的生意,都是与边关贸易有关,他们都内地物品运往蒙古和建州,获取暴利,这是他们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当地的主要家族、军将世家都参与到这利润极高的走私生意之中去,他们结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关系网,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大批商品运往关外牟取暴利。
名单是运的是丝绸、食盐、茶叶、铁锅,实际上是无所不有,铜、铁、铅、各种兵器和药物,只要是对方要的,他们就敢运,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运、不敢卖的,所以财源滚滚。
他们运去了蒙古人和建奴最需要的战略物资,运回了一车车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