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长卢嘉西听到出口公司竟然狮子大开口,竟然想从中科院挖走20多个研究人员,非常不满,一开始是拒绝的。不过在王岚西解释出口公司搞数字研究所的目的,并提出由出口公司提供资金,双方共同研究后,卢嘉西最终同意放行。
在搞定数字技术和声学技术的研究人员后,许望秋、刘胜全很快启程前往河北,到河北半导体研究所挖人。他们到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倒不是为5.1声道系统挖人,而是为未来作技术储备。
在了河北半导体研究所,许望秋他们找到了一位叫赵秉志的研究员。许望秋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道:“两年前,你们发表了一篇文章《三相三层多晶硅交叠栅结构ccd固体摄象器件》,根据文章的内容显示你们研制出了16万像素的ccd,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赵秉志皱眉道:“当然是真的。你们有什么事吗?”
许望秋笑着道:“你好。我是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的,我叫许望秋。这位数字影音研究所所长刘胜全,是数字图像技术方面的专家。东瀛已经搞出32万像素的ccd,你们在搞出16万像素的ccd后,有继续研究32万像素的ccd吗?”
赵秉志苦笑着摇头:“我们倒是想继续研究,可上面认为我们的研究在短期内没有太大的价值,而且国家砍科研经费砍得厉害。我们研究所的钱都用在重点项目上了,我们的ccd项目已经下马,研究小组也已经解散了。”
许望秋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会这样。
最近几年由于科研经费大幅削减,中科院以及其他的科研院所的很多研究工作都难以为继。很多单位为了确定重点项目的研究能够继续,就会砍掉不那么重要的项目。ccd在很多人眼中就属于不那么重要的项目,ccd研究下马一点都不奇怪。
作为穿越者许望秋清楚ccd的价值,随着ccd技术发展,在十几年后数字相机和数字摄影机会全面取代传统照相机和摄影机,胶片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许望秋问道:“在论文最后你们有一个结论,如果让外围驱动电路集成化,就可以使摄影机进一步小型化,制作出数字化的摄影机和照相机,能具体谈谈你的看法吗?”
赵秉志解释道:“1978年3月,索尼制造出了被人认为不可能的、在一片电路板上装有11万个元件的集成块。到1981年,他们发布了第一台数字相机,实现了ccd照相机的商品化。只是ccd成品率非常低,每100个里面才有一个合格的,生产线全开工运转一周也只能生产一块,数字相机还不可能大规模生产。不过我们认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ccd生产的合格率会大幅度提升,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影机未来会获得极大的发展。”
许望秋微微点头:“我们也是同样的观点,在未来数字摄影机和照相机会得到极大的发展,甚至会取代胶片。不知道你有没有继续研究ccd的打算,搞32万像素的ccd?”
赵秉志看了看许望秋,又看看刘胜全,觉得这两个人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找自己聊这些,心里隐隐腾起一丝期待:“我倒是想,可是没有经费啊。”
许望秋和刘胜全对视一眼,露出了笑容:“这就是我们来找你的原因。我们正在筹建数字影音研究所,专门从事数字图形和数字音频研究。如果你能到我们研究所来,我们将提供经费,让你们继续研究ccd。不知道你愿意到我们研究所来吗?”
赵秉志顿时笑了:“愿意!当然愿意!”
搞定赵秉志后,许望秋他们很快登上了前往魔都的飞机,到中科院魔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挖人。
中科院魔都光机所在1980年正式组建了光盘研究室,下设光学设计、机械设计、精密伺服、记录材料和总体实验等各课题组。两年之后,他们搞出了我国第一台光盘录放装置,成功地实现了用聚焦激光束在镀有记录膜的玻璃圆盘上刻录和重放信息。
许望秋他们要搞的5.1声道,是将声音记录在光盘上,通过声画分离的方式实现六声道。光盘存储是整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光盘存储搞不定,那5.1声道就不可能成功。
到了魔都光机所,许望秋他们很快找到了光盘研究室的主任黄冠群。许望秋他们没有直接要人,而是告诉黄冠群,他们准备搞5.1声道系统,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光盘技术,所以,希望跟光机所联合研发,经费由出口公司支付。
黄冠群听到这话,是喜出望外。他们在一年多之前就搞出了光盘录放装置,却没有办法将研究成果转为技术商品,除了拿去评奖,只能束之高阁。现在出口公司找上门来,希望跟他们联合开发,将光盘技术转化为高科技产品,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聊了一阵后,许望秋如无其事地道:“我们出口公司的研究所,现在只有数字技术和音频技术的研究员,没有懂光盘技术的研究员。你们能不能支援我们两个懂光盘技术的研究员?这样大家才能更好的沟通,齐心协力,把5.1声道搞出来!”
黄冠群觉得许望秋的话有道理,出口公司研究所擅长数字和声音技术,不懂光盘技术;而光机所精通激光存储技术,不懂数字和声音,双方联合研发,确实存在沟通和交流的问题,就道:“我们研究室人也不多,但支援你们两个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