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于是万分焦急,从每日求见,变作在内里疏通左夫人的关系,希望能够从这强劲的枕边风处借到一点力量,见上父皇一面。
他早已等的心急如焚,眼看着事情变得稍有希望了,结果,又传来意外的消息,更深地打击了他!如今,这件事时机已过,机不再来,甚至,他没有出兵,浪费人力物力,反而应该要叫声侥幸。
原来,匈奴起兵推翻现任大单于的年轻新秀,居然宣告天下,说自己袭击了本来要护送和亲的安泰公主去单于庭的卫队,掳走了祈胤王朝的长公主司徒槿,并以此为要挟,要求祈胤王朝派兵十万,介入此事,协助他推翻原来的大单于,自拥为新单于。
这件事不知怎么的竟得到了祈胤王朝的认同,司徒楻以保护自己妹妹的安全为最优先考虑,就在十日之前,命轩辕珏领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入草原,加入叛军的阵营,矛头指向原来九五之尊的大单于。
一代王朝居然以十万大兵的威势,介入邻国的内战,并非为了从中牟利,而是被其中一方威胁所致,真是千古未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战争之后,那位“司徒槿”公主定然可以完璧归赵,而祈胤王朝也不会只得回自己的长公主便算,定要多讨些好处才会罢休。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重要的是,祈胤王朝的参战,另战局霎时定了,大单于的战败,成为唯一的可能,而且这场战争,会因为叛军一方压倒般的优势,很快便会结束。
也就是说,这样一来,乌孙再也不可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甚至,如果此时出兵,那十万精良的祈胤王朝jūn_duì,便很有可能会转而扑向这头,从此纠缠不清,而匈奴人会坐收渔人之利。
没有出兵,或者说不出兵的决定,此刻竟在这样一种几乎匪夷所思的局面之下,变作一个英明的角色。
星夜靡觉得好笑,当然,是一种哭笑不得的苦笑。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那个将年仅十五岁的妹妹狠心地送往大单于的大帐而去的皇帝,居然为了同一个妹妹,不惜被世人笑他意气用事,以十万大军,换来亲人的平安。
如果非要将他想做一个英明的皇帝,那他若不是和亲的时候便预计有此一变,就是之前其实也打着其他的如意算盘。不管是那一种,祈胤王朝都铁定能在这次战争中牟利,因为他下了很重的本钱,而且打上了很道义的旗号。
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没有再商议的必要了……
现在最令星夜靡在意的是
他明明已经将一位自称是安泰公主的中原女子带回了乌孙,为什么在匈奴又会出现一位安泰公主?那一个在匈奴的司徒槿,跟这一个正在他的水殿之中,每天在给他清扫浴池的司徒槿,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的?
皇子篇 第五十一章
盛夏的感觉慢慢淡去,正午阳光开始没有那么毒辣。
更多的女奴们会趁着可以随意活动的时间,到庭院中散步。尤其是傍晚用晚饭的时候,阵阵凉风袭来,说不出的舒心,她们会三五成群,彼此打闹着玩,美女笑颜,成为水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司徒槿相反。
现在她在中庭露面的次数非常少,每次都是领了自己的那份食物,就逃跑一般地缩进长廊,而且是直接跑回白己房间去了。
这一天,送走了沙耶的星夜靡,出来宫外透一口气,便正好看到她这样昙花一现,领了饭就落荒而逃的场面。
他的剑眉不禁拧紧了才过了多少日子,这小女人怎么竟瘦了这么多?
似乎,自从上次他将那个撕破帐帘的女人绑到石柱上示众,她就受了很深的刺激,从此愁眉不展,甚至连饭都没有好好吃。
那一夜,他自父皇处碰了一个很大的钉子回来……在宫外站了一日苦等,居然什么也没有等到,心情非常不好,所以当那个鲁莽女人扑倒在沐浴间的门口,又撕破他喜欢的帐帘时,他马上就决定要拿她出气了!
然而,他后来才发现,原来入口处的地板被人动过手脚,而且只需转眼一想便能猜到是谁做的!
这个中原小女人手脚的确麻利,也阴差阳错逮住了他心情不好这个时机,方式却是孩子气得不行与其把这判断为酝酿已久的陷害,不如说是童心未泯的恶作剧。
她带着那样澄清单纯的眸子……的确像是会做这种白痴级事情的笨女人。
星夜靡不是不知道司徒槿最近被其他女奴隶欺负得怎样惨。
他那夜到她房中,的确是想要慰籍一下她被他咬伤的痛,但也是要试炼她一下的意思。他将对她的特别待遇秀给所有人看,就是要将她摆上砧板面。他本来是想好试试她这个皇宫里长大的公主,看这个似乎有点小心机的小小中原女人,对这种暗斗的事情,到底能精通到怎样的程度。
结果……他失望地发观,她根本就不是玩阴谋的那块料。
除了每天提心吊胆,还是防不胜防她中招,这位安秦公主似乎也没有更大的本事,可以位越其他女奴,将众人治得服服帖帖。
也许是她身为公主,选样从下住上爬的事情从来没有过,也可能是她语言不通,所以无法巴结依附……总之,他看到她被别人招惹得浑身的刺都竖起未,好似一只被人拿水泼湿的恼怒小猫,却束手无策的样予,就觉得好笑。
那个害人滑到的悲作剧,似于是她第一次像样的反击。他还以为她能有多高明的办法挣回一口气呢,居然是这样……
星夜靡当时就想得忍不住对自己笑了下。
也罢,既然能让他在那样的糟的心情之下都乐了一乐,就让她如愿啦偿一次又如何。只是……恐怕到了他的手里,结果会超出她的预料之外。
于是,他不顾那个撕破浴帘的倒霉女人怎样伏地哀求,就是不提仕何寻找陷害元凶的事,反而叫人加重了力道,把她往死里打,好封上她那张不识时务,吵得人心烦的嘴巴。
没想到,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