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上卷了一块。许是今夜的相处太像旧年,这孩子的卖乖弄巧也一如儿时,严鸾被这昏黑混乱的雨夜感染了,不禁抬起手,自然而然地将那块衣料抚平了,免得叫他在仪仗前失了威严。
赵煊忍不住露出个笑来,脚下愈发挪不动步,只催促严鸾起来。严鸾沉默良久,还是开口道:“臣……有不情之请……”后半截便断了。
赵煊脸上的笑敛了大半,半晌应道:“我晓得了……先生起来罢,这事原是我错了……”严鸾抬眼看着他,那眼神叫他心里发虚,只得别过脸,弯腰去搀他,“其实在宫里也一样……朕明日便将严霜调去司礼监,绝不叫人欺他。”
严鸾心口一阵苦痛,人已经毁了,有甚么欺不欺。这句话却哽在喉中,生生咽了下去,换做谢恩的言辞。
赵楹站在门槛后,似乎冷笑了一声,轻飘飘甩过来一句:“还未惜别够?天都要亮了罢。”
赵煊背着他绷起脸来,又忍不住朝严鸾微笑了一下:“先生,我也有件事要同你说。”
严鸾抬起脸,微蹙着眉头朝赵楹悄悄瞥了一眼,只怕他说出甚么隐秘的要事。
赵煊略过他问询的眼神,弯腰低下头去,将唇在他微凉的嘴角触了一下,立即转身朝门外走去。
极轻促的一个吻。
赵楹毫不掩饰地嗤笑出声,先行登上辂车。严鸾脸上并无一丝动容,仍旧平静地跪在原处,沉默地看着赵煊回过头来,笑容里带了一点狡黠和得意,挥手叫他回去。
两人在玉辂中坐了,车轮开始颠簸转动。琉璃灯明晃晃地照人眼睛,赵煊看了一会儿便有些跑神,不自觉舔了舔嘴唇。倚坐在朱栏旁的赵楹突然开了口,叫他悚然回了神,“皇上,可知道严大人方才与小王商议些甚么?”
赵煊的手指抠进织金坐褥里,尽量放缓了口气道:“不知,请教皇叔。”
赵楹回头看着他,微微挑眉,“严尚书非要自请经略安抚使,往东南去呢。”
赵煊一下子失了力气。
第二日的早朝乱成了一锅粥,平寇一事照例吵到横唾飞溅。这份激烈与混乱持续了整整三日,直到摄政王与皇帝择好了安抚使人选,余下的事物便势如破竹地一一决定下来。这份决意却是前所未有的被动。
严鸾本在家养病,从言官到阁臣却有一众人力荐他担此重任。因是事发突然,朝中或有资历堪当此任的,却未来得及煽动舆论自荐,于是一片噪杂里清晰而统一的推荐便格外难以违拗。严大人更是不辱厚望,连上奏折自请赴任,拿出了贼寇不平何以偷生的架势,连病也大好了,第三日便病愈归朝。
九月初三,文华阁大学士严鸾加太师衔,充经略安抚使赴东南平叛。东南军备虽不缺,只怕难以控制,于是除京城兵马外,又调用安王麾下龙城骑五千,领安王虎符,方便调度。
九月初五,安抚使率军赴任。
晨曦明晃晃照进上书房里,赵煊被刺得眼睛发痛,只好垂眼看着乌黑的书案,朝前面新换了绯色一品官服的人道:“先生,你千万早些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