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高无庸带来的兵仗局文书,丁原知道事不宜迟,便跟钟氏打了声招呼,收拾好行装。
这一天的中午,他就带着二十个家丁跟高无庸一起启程去京城了。
三天之后,丁原和高无庸来到了京城西郊。
到了京城,不顾车马劳顿,一行人直奔兵仗局的火炮工坊而去。
到了地方,等待通报的时间里,丁原注意到面积不小的作坊里有七八跟高高耸立着的大烟囱。不过这会应该是在上工的时间,可这些烟囱都没有冒烟,显然是炉子都没点。
丁原心说,看来汤若望的铸炮过程不太顺利啊。
由于有高起潜的推举,手持兵仗局文书的丁原很顺利的进入了工坊里面,这里做事的太监们直接把汤若望带到了丁原的面前。
这个德国老头身材很高,起码一米八左右,金发碧眼,脸颊清瘦,高高的鼻梁还有鹰钩鼻,典型的雅利安人模样。
正被造炮事宜弄得焦头烂额的汤若望十分好奇的打量着丁原,确认了自己完全不认识这个少年,他用有些南方口音的中文说道:“你是谁?从哪里来?找我所为何事?”
丁原没想到,这位德国友人的古文说的还挺地道。他先是示意让旁人都退下,随后弓腰抱拳道:“在下丁原,现在担任着保定府安新县操守一职。在下打算在安新县设立一座火炮作坊,但是苦于寻觅不到合适的炮匠,便想来此借几个炮匠去保定。”
汤若望一听就不乐意了。
我这苦兮兮的在这造炮,你们明朝人不帮忙就算了,还有人给我拆台?
他把脸拉得老长,没好气的说道:“我可是奉你们明朝皇帝的圣旨在此地设厂造炮的,耽误了皇帝的命令,你承担的起么?”
“耽误不了。我国皇帝陛下要的是炮,谁造出来的并不介意。”丁原笑着说道,“你借给我几个炮匠,半年后,我还给你几尊红夷大炮。”
汤若望顿时愣住了。
如果这个少年所言不虚,倒是真的解决了他的大麻烦。
崇祯皇帝希望汤若望每年能提供十门红夷大炮,而兵仗局作坊里则有五十多个炮匠,给他三五个,岂不是十门红夷大炮的任务瞬间完成了不少?
只是,这个少年言之凿凿的样子,到底有没有真东西啊,别是个空口说白话的狂生。
“我怎么能相信你?”汤若望扫量了一下丁原道,“你把我的炮匠借走,不给我火炮怎么办?”
丁原坦然道:“汤师傅,我知道你们很重视契约精神,我可以跟你签个协议,把这些内容都记录下来。”
这句话一下就抓住了汤若望这个德国人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