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气地将这些工人送走,阿福笑呵呵地跟大家又说了一些客套话,无非就是房子建成多亏大家齐心协力云云。
寒暄过后,便跟四位老工匠去屋里喝茶去了。
还有不少建筑垃圾,这些活儿赵家父子包了,但也不急在这一时一刻。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
香玉等人便在孙氏的帮助下开始碾榆树粉,这可是制香的主要黏料,是任何香都不可缺少的。
只是这几人的力气都不大,加之石臼又特别沉,没多时香玉便觉得手碗发酸。
孙氏道:“姑娘,我看咱还是去石碾子上碾来的好。咱吃的米面啥的,还不都是用石碾子碾的?”
“是啊,我怎么这么笨呢。”香玉突然拍了一下自个儿的额头,笑道:“赵嫂子,这事儿就交给你了。记得要把石碾子上的辣椒啥的要完全洗干净,不要留一点味儿。让作坊的一组推碾子的就先制这榆树皮粉吧,要用细筛子筛筛,争取做到像咱们吃的细面一样好。”
“嗳,放心吧。谁家没自个儿碾过面呀。”孙氏笑着应下,麻利地收拾起残局来。
一时间,香玉脑海中似乎多出来了不少东西,是关于制香的。
比如苏轼,这位宋代的大文豪在诗中曾写过,“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其中就有一例香,这就是很有名的柏子香,它的制作方法也极为简单。
只要取山上的柏树子用沸水焯一下,泡于酒中七日后取出阴干,便成了柏子香。有清心安神的效用。
香玉自语道:“这个也不错,可以试着制一下。”
“制什么?”李玉凝从来不嫌事大,就怕没事干,忙问道。
香玉笑道:“我想到了一例柏子香,不知道你们知道吗?”
李玉凝是正经的古代大家闺秀,若是这个时代有这种香的话,她不会不知道的。
果不其然,李玉凝在皱眉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听我家大哥说过,这香在读书人中颇受欢迎。有清新安神之功用,据说是前朝诗人苏东坡所制,现在大多数学子在聚会之时都焚这种香。香玉,你不会也会制此香吧?听说会的不多。”
“真的?”香玉一愣,继而大喜,会的人不多,那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此香很有发展前景,便说道:“既然这样,你闻过此香没?”
“当然闻过。这可是清流派的首选香,清修之人都爱此香。不过,样子却是有些不大好看啊。”李玉凝呵呵笑道,“要是香玉能制得好看一些的话一定有更多人喜欢的。”
香玉就是这么想的。
柏子香的焚烧之法是这样的:将烧好的小炭饼,埋入香炉中的香灰内,灰面上安放隔火片,再将若干粒柏子散置于隔火片上。接下来,炭火便会持续熏烤柏子,催动其中的香芬散发出来。
若是能制成盘香或是塔香,那焚烧起来不是更方便?
“试试吧。”香玉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尝试,“玉凝,蔓儿,看来咱们的谭香记又有新品种可卖了。”
洛蔓儿好奇地问:“是香吗?”
“对,是香。”
“那要是里正他们不允许你卖香怎么办?”洛蔓儿突然想起了当初香玉说的话。
香玉冷笑道:“不允许?他可没这个权利。虽说我教村民的三个香方,我不会去做。但这香方没人规定不可多添加香料呀?加或减一味香料都是不同的香方。我想用他们还管不着!何况,教村民制香本来就是我自愿的,难道他们得了便宜还想限制我不成?那我还不教了呢。”
“对,就是这个样!”谁知洛蔓儿和李玉凝齐声给她打气。
三个小姐妹嘻嘻哈哈地乐在了一团。
随后,香玉道:“从今开始,小花和赵全你们不但要继续采集榆树皮,还要采柏树子,这个时候柏树子应该有了。哦,柏树子你们知道吗?”
“知道。”小花道:“在三嬷嬷家的鱼塘边上的山上就有一些柏树,赶明儿个我和哥哥就去采。”
“嗯,柏树叶也要采一些。”香玉笑着夸了她几下,然后对着李玉凝几人道:“明儿个要不要跟我一道去趟镇上?”
“去镇上干啥?”
“买酒!”
“……。”李玉凝和洛蔓儿你看我,我看你,不明白香玉的意思。
可是香玉就想卖个关子,嘿嘿笑着去了作坊。
次日一早,三个小姐妹套上了小马车,决定跟在年掌柜收菜的大马车后面去镇上转转。
可是有句话说得好,叫好事多磨。她们刚出大门的时候,村里正洛宝田带着几个族老找上门来。
“唉!”香玉扔下小皮鞭,叹了一口气,“这人来得真不是时候!”
跳下马车她脸上便立即带了笑容,主动迎了上去,不管这几人的脸色有多难看,抢先问道:“里正大叔今儿个可真早,看几位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的,莫不是带来了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