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把下定的礼物检查了一遍,给大壮的两双鞋、王家姑娘是一块江陵布,这块江陵布还是顾思源赠送的。
李氏很激动,自打成亲以来,除了春节能去娘家走一趟亲戚外,其余时间想都不要想,娘家有事她也很少能够伸出援手,心里不是不愧疚的,幸亏三个嫂子都比较通情达理。若是遇到那不讲理的嫂子,不知道在背后怎么编排呢。
如今分了家,李氏可以不用顾忌陈老太太,随时可以去娘家。话是这么说,但是自打分家以来,自家事情很多,还从未去过娘家呢。反倒是娘家人来陈家两次,给自己撑腰、帮忙、出钱、出力,想想心里就惭愧的慌。
除了给大壮以及王家姑娘带的礼物以外,又给爹娘做了两双棉鞋。
“可惜,没有多余的东西给你们几个舅舅和妗子。”李氏皱紧了眉头。
“娘,咱们这次去主要是给大壮哥下小定的,舅舅和妗子都是实在人,不会因为咱们没有东西给他们就不开心。以后咱们有了好东西,双倍的给。”陈雪娇笑着开解李氏。
“咱们以前也没有东西给舅舅和妗子,他们一句话不也没有说过咱们,每次去还给咱们拉一大车的东西来。”雪如笑着说。
李氏想了想,点了点头。
第二天,是个难得的晴日。
李氏带着陈雪娇、陈齐平出发了,陈齐安因为读书不能去,陈雪如和静好留在家里照顾陈秀才。
李家庄距离茅山村有十五里路,路程不算远,娘仨说说笑笑走着过去。
穿过一片片田垅和乡间小道,很快就望见李家庄。
刚走到村口,就看到赶着马车的李大年。
“哎呀,姑,那么早就来了,爷奶还让我去家里接你们呢。”李大年停下了马车。
“反正也不远,走几步就到了。”李氏笑着。
娘仨爬上了马车,被李大年拉到了李家门口。
李老太太、李老爷子、雪娇的几个舅舅、几个妗子,早都在门口迎接了。
下了马车,寒暄了一阵子进了院子。
李家的院子非常大,三进三出的,因为没有分家,三房儿子都住在一起,倒也不显得拥挤,有着小农小户的温馨。
院子里种着各种果树,墙上挂着辣椒、玉米、大蒜等农作物。
看样子,姥姥家是个富足的农家。
院子里来了许多客人,有李家本庄亲戚,有乔氏的娘家人。
乔氏打扮的非常精神,穿着秋香色的新衣裳,热情爽郎的招呼客人。大壮一脸憨憨的笑,别人一逗就脸红。
“还没到成亲的时候呢,只是下小定,等大壮成亲了,您更俏。”有人打趣乔氏。
“哎呀,我只愿我那儿媳妇像我们妯娌几个孝敬我娘那般孝敬我。”乔氏笑呵呵。
“当你婆婆面说这话不害臊。”另一个爽利的妇人瞅着乔氏笑。
简单休息了一下,李家准备了下小定的礼,即将出发去王山窝姑娘家。
乔氏拿出一枚通透的碧玉簪子给李氏看:“这簪子在徐州府买的。”
下小定,要由婆婆亲自去姑娘家给姑娘戴上簪子。
不一会,乔氏就带着李氏、大壮的两个舅妈、两个婶子去了王山窝,其余的人就在李家吃酒。
从王山窝回来的时候,乔氏笑开了花,想必对那姑娘很满意。就有媒人把姑娘的生辰八字给了李家,由李家看日子,李家找了喜庆人,把日子定在了正月初十。
“那姑娘生的白,最重要的是身子骨结实。”李氏悄悄的给陈雪娇说。
身子骨结实代表能生养,这个时代,生养是衡量一个媳妇的重要标准。
就有人把王家姑娘的样貌描述给大壮听,大壮听的脸色红红的,只顾着呵呵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