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两人吃完云吞面,蓝洁英兴致不减,拉着秦煊又往剧场区域走去,先是看了一场惊险刺激的蒙眼飞刀表演,然后再去看粤剧演出。
此时观赏粤剧是香江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拥趸众多,虽然台上的演员不是名角,但整个剧场还是坐满了观众,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荔园的这个剧场虽然比不上利舞台这样首屈一指的大舞台,但也算是比较有名的,粤剧名家白雪仙和任剑辉就曾在这里演出过《帝女花》《紫钗记》《再世红梅记》等名剧。
两人的接班人龙剑笙、梅雪诗等组织的「雏凤鸣剧团」也是这里的常驻当家戏班之一。
只不过蓝洁英年纪尚小,对粤剧不怎么感兴趣,而秦煊作为一个被二十一世界的娱乐大爆炸熏陶过的90后年轻人,连国粹京剧都不太欣赏的来,更别说节奏更慢的粤剧了。
所以看到一半,两人就偷偷溜出了剧场,跑到了对面的唱歌剧场里面。
找了个位置坐下,此时台上正有两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子在唱着歌,秦煊听了一下觉得有点熟悉,思维一转想起来原来是徐晓凤的《人生满希望》。
可能不少的80、90后已经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在那个年代的香江,徐晓凤可谓是流行乐坛无可争议的大姐大,香江真正的第一代歌后!其醇厚低沉的“豆沙嗓”和招牌的“波波裙”造型深入人心。
并且其在歌唱生涯中曾创下了无数的辉煌纪录。
比如在1992年,徐晓凤在香江红磡体育馆举办的“金光灿烂徐晓凤演唱会”,由于太受欢迎,再加上其他歌手的参与竞争,导致主办方不得不不断加场,最后竟马不停蹄地开了43场,赢下了所有对手,徐晓凤因此被歌迷称为“徐四十三”。
这个惊人纪录到今天都没有其他歌手敢于挑战,也很可能就此成为永恒的歌坛神话。
七十年代中期,香江流行歌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许观杰以《铁塔凌云》、《半斤八两》等歌曲的推动,粤语歌曲跻身主流流行音乐市场,从而开启了粤语流行乐30年的辉煌时期。
徐晓凤在1978年以一首由顾佳辉作曲、黄沾作词的《大亨》赢得满堂彩,从此也正式开启了她的粤语流行曲时代。
她是香江乐坛少数几个横跨了多个时代的歌者之一。
如果算上以模仿她踏上演艺界的梅燕芳以及师承梅燕芳的何韵诗等人对她艺术生涯的延续,徐晓凤本人就可算是一本完整的香江流行音乐史,无疑是真正的传奇人物。
而巧合的是,虽然年纪尚小,衣着打扮也很朴素,但秦煊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台上的两个女孩子中,左边那个比较瘦弱的就是未来的歌后——梅燕芳!
那么旁边那个应该就是她的姐姐梅爱芳了吧。
看着舞台上那个台风生涩、稚嫩腼腆的小姑娘,很难把她与以后的那个霸气耀眼的“百变歌后”联系起来。
梅燕芳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她的歌曲,她的风姿,她的魅力,都是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
这是一朵摇曳在红尘中的“女人花”!注定将在舞台上高傲地绽放与凋零!
叹了口气,少年想到她为了维持生计,在四岁半的年纪便不得不与姐姐一起登台表演,心中顿生同情,可转念再想到她未来的所作所为,又不免摇了摇头,怒其不争。
身为娱乐圈人士,牵扯到政治里本就是不明智的行为,而身为一个公众人物,在香江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还跳出来搞反对,倡皿煮,这就很难令人认同了。
而且她还不仅仅是公开支持民运那么简单,她还帮“黄雀行动”捐过钱,这种行为放在内地都可以判刑坐牢了。
香江娱乐圈最坚定的皿煮分子就三个人,岑建勳、梅燕芳和邓光容,后面两人都实际支持过黄雀行动,邓光容甚至亲自出面花钱找帮会分子偷渡接人。
在秦煊看来,岑建勳和邓光容他固然不喜欢,但他们的行为也好理解,他们都是电影公司的老板,为了宝岛市场反对大陆很正常。
但是梅燕芳就纯属吃饱了撑的,你一个小歌手而已,看了几张报纸,听了别人一通忽悠,就又是捐钱、又是义演,还真把自己当成皿煮斗士了!难怪后面直接被内地找了个借口封杀,也真的是没有冤枉她。
当然,和谐社会,有些话不能深入说。
总而言之,对于梅燕芳的努力和成就,秦煊是非常欣赏的,但对于她不明智的行为与立场,少年却无法认同。
所以对她的态度,秦煊就是本着不招惹,不理会,敬而远之,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