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星岛日报》社的大门,一个中年男子迎了上来,见到秦煊的一瞬眼中不可避免地闪过一抹讶色,显然惊诧于对方的年纪,很难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人竟然会是《仙剑》的作者。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表现出来的态度。
“秦生果然是一表人才,难怪可以写出《仙剑奇侠传》这样优秀的小说。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星岛日报》的总编秦浩然,说起来五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呢。”秦浩然十分热情地说道,言语间透着一股殷勤。如今的秦煊虽然还算新人,但却是炙手可热,哪怕是他这个大报社的总编也不由放下姿态,折节下交。
秦煊见竟然是秦浩然这位总编亲自下来迎接自己,微微有些诧异,却也没觉得太过意外,很自然地与他握了握手,礼貌地寒暄了几句:“秦总编过奖了,不过一时之幸,何足挂齿,小子当不得您如此赞誉。”
言辞间恳切谦逊,态度上却不卑不亢,既无志得意满之气,亦无受宠若惊之态。《仙剑》这部小说现在已经风靡全港,带给《星岛日报》的增益无可估量,因此对方的礼遇他完全能够坦然受之。可以说是他一手将《星岛日报》送上了全港第二的宝座,无论怎样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不过他不会因此就表现得盛气凌人,为人处世,趋炎附势、迎高踩低固然不对,但不懂谦虚,得志便猖狂的人同样非常讨人厌。少年面容虽稚嫩,内心却异常成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一个人的口碑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少年未来是打算要学李超人那样做一个仅凭名字就价值千金的人,而不是像刘大头那样争议不断,树敌无数。
见秦煊虽然年少,却气度沉稳,谈吐不凡,行事不骄不躁,秦浩然不由更高看他了一眼。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处得一身练达人情,是个人物。
两人一个刻意结交,一个也有意结份善缘,关系顿时迅速地亲近了起来。
“秦生,你的《仙剑》真是十年难出的jīng品呐,现在不说街知巷闻,至少也是轰动一时。你知道么,前两天倪诓刚在《明报》上刊载了新一期的《卫斯理》,结果被你给生生压了下去,可谓是‘《仙剑》一出,谁与争锋’啊!”秦浩然半是恭维半是感叹地赞道。
他的话不夸张,委实是《仙剑》的成绩真的太好了,竟然能令一份一流报纸的发行量突破瓶颈更上层楼,并且还是大幅的提升,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迄今为止貌似只有当年刚在《明报》上连载小说的金镛做到过了。
秦煊笑了笑,心中也不由微微激动,毕竟这本《仙剑奇侠传》可以说是他的原创,并不是抄袭前世已有的作品,取得如此成绩以他的心性也难免有些自得,不过嘴里仍是谦虚地说道:“运气罢了,倒是《星岛日报》成绩斐然,已经突破了17万份的发行量,前所未有,可喜可贺。”
秦浩然开心地笑了起来:“还是托了秦生你的福。”随后又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道:“运气可不会随意光顾一个毫无准备的人。”
秦煊淡然一笑,没有接话。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门外。
秦浩然正要敲门,不料胡纤居然正巧开门迎了出来,想来是听到了他们的脚步声。
看到满脸笑容的胡纤热情地将自己迎进去,秦煊心中暗自感叹,从无视到重视,转变只在一时之间,果然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啊。这一刻,少年的心理又有了一丝变化,心中更坚定了要走上巅峰的决心。
双方落座。
胡纤依然是开门见山的做派,但态度比之当初可谓天壤之别,“秦生,多亏了你我们《星岛日报》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我胡纤不是一个过河拆桥、言而无信的人——”伸手递过一张支票,“这里是一百万港币,没问题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合同。”
低头看了看面前的支票,秦煊心中有些诧异,这胡纤虽然是个女人,但行事魄力十足,出手就加了二十万,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至少获得了他的好感。心性、气度、手段都丝毫不逊色男儿,甚至更出色,难怪可以执掌这么大一个报业集团。
秦煊很清楚,只要自己将支票收下,那么下一刻他就会成为百万富翁。
然而少年却摇了摇头,没有一丝犹豫地将支票推了回去。
胡纤一愣,并没有马上说话,只是定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