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梓瑕低声道:“伤势危重。”
皇帝脸色大变,问:“同昌如今在何处?”
“已尽快送往公主府,也到宫里召太医了。”
皇帝袍袖一拂,大步向宫门口走去,一边再也忍耐不住,大喊:“逢翰!”
他身边的徐逢翰赶紧小跑着跟他出宫门:“皇上无需担忧,公主吉人自有天相,相信应该没事的……”
“去同昌府上!”他根本不听徐逢翰的话,硬生生打断。
郭淑妃跟着皇帝走出去,脸色已经煞白,她经过尚且跪在那里的黄梓瑕的身边时,气急地指着她说道:“如此惊吓皇上,等公主痊愈,你可要知道个好歹!”
公主是不可能痊愈了。
黄梓瑕在心里这样想。等郭淑妃走了,她慢慢站起来,长叹了一口气。
青冥荡荡,长天悠悠。同昌公主已经魂归碧落黄泉,与这个人世,再无关联了。
生前盛景,死后哀荣,都与她没关系了。
她抬起自己的手,看着上面残留的同昌公主的血迹。
这个备受天下人艳羡的公主,在金梁玉柱之间长大,遍身罗绮,珠围翠绕——可谁会知道,她居然在双十韶华,死在那样一个荒僻角落的杂草野蔓之中——仅仅只是离开了她的侍女们短短一段时间。
凶器是插在她胸前的九鸾钗,毫无疑问。因刺中了心脏,公主在短暂的挣扎之后,便立即死亡。而在她的挣扎之中,九鸾钗的钗头与钗尾连接处断折。
在发现同昌公主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们吓得全都瘫倒在地,只顾哀哭,坠玉更是吓得痛哭流涕,说:“一定是南齐潘淑妃来了!是她拿走了九鸾钗,现在又用九鸾钗把公主带走了!”
其他人不敢出声,但黄梓瑕看到他们的神情,大家眼中的恐惧与惊骇,都显示他们在附和坠玉的说法。
凶手仓惶逃往坊外的脚步,一路踩踏野草直至拐角处,翻越坊墙而出。此处坊墙正是靠近刚刚被清理的街道处,满街都是惶急四散的人,官府现场抓住了几个在外面的人,所有人都说自己没注意有没有人翻墙而出。
看来,此案的主要线索,除了比对现场痕迹之外,还有就是要彻查,当时从公主府的重重看守之中,到底是谁能将九鸾钗盗走,又在今日以九鸾钗将公主刺死。
能够盗取九鸾钗的人,必定与凶手有重大关联。
黄梓瑕正在沉思,却没注意到有人接近了自己。
一个清朗而略偏尖锐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枝上鸟,水中鱼,花下人。盛景流年,不知杨公公心不在焉,想些什么?”
黄梓瑕正在出神,忽然听得有人在自己身边说话,顿时吓了一跳,往前迈了一步才回头看那人。
是一个身着紫色宫服的男人,看来约莫三十出头模样,他的皮肤异常苍白,眼睛又异常深黑,修长而瘦削的身材倚靠在身后花树之上。
可,即使是满树花朵扑簌簌落在他身上,即使他面带着淡淡微笑,他依然是阴寒的。他的目光落在黄梓瑕的脸上,让她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冷噤。
一瞬间,她想到了上次在太极宫,那个一直盯着她看的,目光如同毒蛇的男人。
她的目光落在他的手上。碗大一个白瓷盏,中间游曳着两条红色的小鱼。
他见她的目光看向那两条小鱼,便笑道:“杨公公也喜欢鱼么?”
鱼。那两条鱼拖曳着薄纱般的尾巴,在白瓷盏中波喇一声。
黄梓瑕忽然在这种阴冷之中回过神来。这个大唐皇朝之中,能有资格穿紫衣的内侍,唯有一个人。
她不由自主地便拜倒在地,说:“杨崇古见过王公公。”
他垂眼看她,抬手示意她起来。他看着她手上的些微血迹,问:“听说……同昌公主出事了?”
黄梓瑕犹豫着,点了一点头。
他神情依然平静,只有唇角微微一丝冷漠弧度:“来,把你的手伸过来。”
黄梓瑕迟疑着抬起自己的手,伸到他的面前。
他伸手抓住她的手腕,他的手指不但白得耀眼,而且冰凉光滑,如玉般的质感。
他将她染血的手指,浸在了白瓷盏之中。
已经干涸的血迹,在清水之中剥落,细小的血块涤荡开来。
那两条小红鱼立即向着那些凝固的细微血块扑去,贪婪地吸吮她手指上的血迹,那种细微的麻痒让黄梓瑕手臂上的鸡皮疙瘩顿时冒了出来。
“阿伽什涅,最喜人血。我听说夔王也养了这样一条小鱼,杨公公可将这个诀窍,告诉夔王。”
她听着他阴寒的声音,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一把抽回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