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的五饵三表,这是贾谊给汉文帝的抵御匈奴的建议,三表是说爱人之状c之技c之道,也就是落后的会羡慕代表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五饵就是给它们好处,让他们自己“向化”。说人话就是给匈奴点儿先进的东东和实惠,希望他们转变成“文明人”了,就不侵略你了。秦穆公征服西戎,虽然用点送器物之类手段,但是主要还是靠实力。中行说跟单于说不要喜欢丝绸衣服,那不适合游牧,说明中行说也没把这套当真正威胁,只是说不要耽误一时,这个终究不是决定性的。说了这么多,就是想问问考生们怎么看待“平戎”。
第三题特意提到了申商,申是辅助韩昭侯改革的申不害,鞅是为秦国变法图强的商君公孙鞅,都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讲究严苛的刑罚治国。要紧执行者心狠手辣,不惜歹毒残忍的手段。
蜀国实力不济而任务艰巨,诸葛亮知道这么干的坏处,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王安石想集中中央力量削弱地方,用的是商鞅之实,但是当时反对派实力非常强大,政治斗争激烈,不敢明说。其实无非就是问你,你是怎么理解“变法”的!
第四题需要放到现在的大环境下看,这时代正是皇权和一些世族大家手中权利争夺的紧要时期,科举考试兴盛的时间不长,皇权还没有最大限度的集中,这个实际是问君权授权于宰相的。当朝宰相刘国棉把持朝政,其许多政令都是维护氏族大家的,与皇权集中背道而驰,这道题出的颇为有点意思。院试的考题都是地方上自己出的,这也不知是哪个大人的手笔,真是切中要害,字字见血啊。
史论的最后一题,也是反映了朝廷面临的问题,列强环伺,如果远交近攻的话,会不会引狼入室?题干中说的意思是金c元的兴起,已经牵扯了辽c金大部分jīng力,宋为了图瓜分土地,才跟更强大的联合,去侵略较弱的。不能因为急于消除眼前的患,养成长久的更严重的大患,就是问问考生们“以夷制夷”可取么?
牡丹过金林峰这几年与夷狄打的几场大仗,牵涉不少朝廷的jīng力,现在的朝廷说什么强盛,其实却很有些外强中干的意思。现在又自毁长城,把皇族中唯一还算能干的太子给流放了,正所谓内忧外患,接下来国家走向要如何,还真是不好说。
有父亲在世时给她打下的底子,她写得极快,下笔如有神,不过多久便把几道试题答完了,还洋洋洒洒做了一篇文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做治国安帮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大学的宗旨在于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大学》是她读的最好的一本书,是父亲亲自教的,此刻写起来格外的得心应手,初时还心有戚戚,到了后来完全把自己这十几年所学所感都融进了其中,直到写的手腕酸疼,才惊觉自己一时之间太过投入了。
她按着秦郁的笔迹写完答卷,捧在手里看了看,她的字虽然写得不错,但比之秦郁的字还是稍显逊色,正是虽有其形,神韵上面却略有欠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