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继续看卷宗,巴郡叛乱,太守率兵平叛又败退回来,顿时全郡乱成一锅粥,没法子只好上报给益州刺史,让他老人家想办法。
益州刺史也给吓住了,尼玛等贼势已成你才报给我,这不是坑我么。不过官场上大抵是欺上不瞒下,益州刺史他也能理解。太守瞒着他,他就接着瞒着朝廷。于是调集附近几郡的郡兵,想汇合在一起平贼。结果汉中太守带了人马跑到广汉郡边界,又掉头回去了,把益州刺史差点气个半死。不过人家也派人来传话了,刺史大人我也没办法,汉中郡也出现叛贼了,我可不能坐视自己的地盘不顾,去帮巴郡平叛?
州部的刺史虽然权重,但毕竟是监察官,平时也主要靠着检举揭发来获得政绩。太平时节哪怕是郡守也都会小心翼翼好言相对,生怕被刺史抓住了什么把柄。因为刺史的奏章不必通过三公的检验,可以直上皇帝的御案前。要是被刺史来这么一下,想挽救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并不是谁都有太史慈这等好汉可以前去帮自己在京[是去打蛮人,民众纷纷不应征,逃散山中。都听说蛮人身高二丈,力壮如牛,还生食人肉,这如何打得过?汉中那里,老是推说军粮不够,也不知道是亏空还是自己贪污了。广汉这里还好,在萧瑗的亲自关注下,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可是巴郡却不太好,贼兵又一次围江州,这一次,差点就打进江州城了。
巴郡丞闻了,每日跑到萧瑗这哭哭啼啼,让人好不心烦。萧瑗不知是被他弄烦了还是自己真急了,这日与刘备又看了一次卷宗之后,萧瑗便对刘备道:”玄德,事态紧急,吾不愿再坐此待军,老夫欲亲往巴郡,说降叛贼!“
刘备被萧老头吓得差点跳起来,开什么玩笑,还想孤身入贼营说降蛮贼?萧老头,可不带这样玩的,你想玩单刀赴会,可万一你有个闪失,我怎么办?曹节这王八蛋不趁机把罪名栽我头上才怪!
刘备心思电转间,忙出言相劝:”萧公,万万不可!蛮人不通礼数,且又占据上风,如何说得通?若萧公有甚闪失,则益州平叛便成画饼矣,叫我如何回京独对圣上?且等大军至,而后我等缓缓图之便可!”
萧瑗坚定的道:“不然,玄德,板楯蛮归顺我大汉数百年,不曾有事,至如今也是因为酷吏所逼,造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料蛮人还是人心思汉,我若以朝廷之命,亲身说之,教之以仁义,约之以恩信,如此大事可定。然则还可为朝廷节省军资,不必徒耗钱粮与我汉家儿郎之性命也!”
刘备再欲进言,萧瑗阻道:“玄德,我意以决!不必多言!玄德,吾将兵事托付于你,吾自入巴郡之后,尔可领军随后而行,以为我之后援。蛮兵闻之,必不敢有所加害于我!玄德,老夫一身所系,就全靠你啦!”说完,竟笑了起来。
刘备看着这个倔强的老头,嘴巴动了动,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默默一拜,表示受命。心中却是暗暗想,萧老头,我一定会保证你的人身安全!
第二日,萧瑗又召广汉、汉中、犍为三郡太守议事,说出自己的决定。三郡太守惊呆了。这也太凶险了,若把御史中丞给陷在了益州,他们也不好交待。到时朝廷问你们这么多兵将,护不住一个御史中丞?你们想干什么呢?他们怎么回答?说萧中丞自己去送死,怎么拦也拦不住?
于是众人劝了又劝,包括郡丞在内。巴郡丞每日来哭闹,也只是想让萧瑗催促地方郡县手脚快点,不要拖延,他可没想过萧瑗会这样干。尼玛,谁敢入敌营说降?他就不怕死?
其实萧瑗哪里不怕死?人命都只有一条,都会怕死,但萧瑗仔细想过。一来再这样下去,巴郡就真的残了。二来不管谁打谁,蛮人汉人都是大汉治下之民,都向朝廷缴纳皇粮国税的,死伤一个他都会觉得难过。不像鲜卑这种外族,死了拉倒。最后让他坚定这个想法的是,就是蛮人并不是完全不讲道理,只要条件谈好,能让他们信服。他们就不会再生事。毕竟他们也有家有口,有田有屋,不像异族,只知劫掠为生。萧瑗来之前、来之后都做过大量功课,西南夷也好,南蛮也好,叛后而被郡国官员说降的例子不在少数。他就不信了,郡国能做成的事,他堂堂御史中丞便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