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二,香烟缭绕,灯火通明,紫禁城正在举行大朝会。
大朝会一般是只有过年过节、皇帝寿辰、冬至、元宵等特殊日子才会举行。今天不是特殊日子,更不是节日,但崇祯皇帝却召开了大朝会。天色未明,紫禁城外的轿子就是一串一串的,灯笼更是点得星星点点,穿戴整齐的大小官员齐集,正等着上朝会。只是大小官员脸上的颜色不是死灰就是铁青,就像是准备上刑场一般。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昨日夜里,宣大告急的消息传来,崇祯皇帝连夜下诏,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进京勤王。但是诏书下了,还得等到今日早朝之后才能送出。
今日的大朝会,其实是崇祯皇帝除了商议调兵进京勤王一事,还准备再次商议南狩之事。北方局势已经溃烂,京城岌岌可危,外有建奴,内有流贼,无论是那一边都随时可能威胁到京城安危。什么狗屁的天子守国门,守不住了怎么守?京城的位置太凸出,外围防御力量太单薄了。在国力强盛的时候,天子守国门可以激发士气,鼓舞将士们浴血奋战,杀敌立功。可是如今,天子还在京师就岌岌可危了。
崇祯皇帝动了南狩南京的念头,若是今日朝会能够通过,他就决定跑路了。
“陛下,事急了,再不去南中家中,恐怕悔之不及。”周后也劝告崇祯赶紧跑路。
“哎,还是等朝会过后再看吧。实在不行,就依群臣所言,先把太子送走。”崇祯皇帝毕竟是放不下这个面子,
前几日,三月初四的时候,崇祯皇帝曾经提出了一次,结果遭到群臣阻拦,尤其是陈演和魏藻德坚决反对,陈演还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光时亨当时就站了出来,严厉谴责李明睿,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东南安定,无流寇、无虏丑、无藩王、无大灾难,连海寇都被郑芝龙平定,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场景。南狩,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群臣去拦住崇祯,不让崇祯皇帝南下,还劝崇祯先把太子送走。
可是把太子送走的事情,也遭到了光时亨强烈反对,他提醒崇祯不要忘了唐肃宗李亨灵武登基的故事。结果崇祯又犹豫了,他担心自己像唐玄宗一样,被太子篡了位。
大朝会一开始,崇祯皇帝就召见了吴襄,询问让吴三桂进京勤王的意见。
吴襄一开口,就说崇祯皇帝还欠着关宁军军饷未发,希望能够补齐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吴三桂大军自然放弃宁远,进京勤王。
崇祯无奈之下,又问道:“诏令昌平总兵唐通进京勤王如何?”
兵部尚书张缙彦站出来道:“回陛下,唐通麾下止有五千兵,且居庸关易守难攻,令通进京勤王,不若令其固守居庸关。宁武关周遇吉仅以三千兵犹遮贼十日,令贼折七、八万之众;唐通守居庸关,遏贼一月不切。”
崇祯心里暗暗盘算着,若是唐通能够阻拦贼军一个月,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无论哪一路的勤王大军都应该赶到了。于是他又问道:“山东刘泽清如何?”
张缙彦道:“回陛下,刘泽清在山东拒李老二之贼,一时不能脱身。”
朝中大臣顿时议论纷纷:
“武威伯不是早在二月份的时候,就说要率军北上讨贼了?怎么就变成贼军了?”
“可别说,此人鹰视狼顾,恐怕是不怀好意!”
“此贼若是进京,恐怕尤甚贼寇!”
崇祯皇帝急了,大声道:“一派胡言!武威伯忠心报国,他早有奏报,说自己是北上剿贼,前几日又有奏报来,说要进京勤王,却被刘泽清阻断运河,无法北上!速令刘泽清疏通运河,令武威伯进京!”
群臣顿时跪倒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