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酱还没修改完毕,请10分钟之后再订阅。)请10分钟之后再订阅。
《那些事》节目组的整个制作班子,都是龚导演这种只注重质量的人。
他们一般不像别的明星拍节目讲究什么排场。
哪怕剧组现在有最火的赵诚,他们也只是竖了几个【拍戏中,请勿扰】的展架在四周,没有再另外花钱聘安保员。
围观的群众们倒也安静,至于这个走上前要签名的圆脸胖子,则是这群人里的其中一员。
赵诚毕竟翻红了,有人想要他的签名倒也正常。
可当他微笑接过笔和纸后,才发现上面写着......
“剧本?”赵诚有点不解地抬头道。
圆脸胖子的脸有些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嗯,我是‘作家村’里的村民,这是我暑假写出来的剧本。”
“这不是看见你来附近拍戏了嘛,就拿着剧本过来图个彩头。”
赵诚听他这么说也来了兴趣,这胖子的个头虽然不小,但五官看着稚气未脱,了。
至于那些没钱的也不要紧,只要稍微勤奋些,过来影视城就不愁会找不到活干。
可以说,时光影视城养活了大半个作家村的人。
重点来了,有钱或者没钱的,都用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报。
可这个世界除了这两种人,还有一种钱虽然不多,但人很懂得知足常乐,只想做些自己想做的工作。
于是,作家这种自由职业的群体,就应运而生了。
为什么是作家,而不是别的行业呢?
这关乎到登城的总体理念。
整个城市的居民都很看重教育,而且在当地开办学习培训班,还能拿到一定的补贴。
至于最受欢迎的分类,语文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对数学各种公式的一丝不苟,语文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对比外来文化的英语,居民的语文基础知识,也更加丰富。
人们往往愿意做些能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学生群体尤其这样。
所以,语文相关课外培训班的报名率,从来都是最高的。
而当地有关部门也给出了很高的支持,会不定期举办相关的古诗词背诵、作文等大赛。
年轻一代原本就不错的语文水平,再次得到了锤炼,变得越来越好。
十多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群水平深厚的人越攒就越多,平均岁数也跟着相应增加,他们当中有不少成员都在业余时间,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
纷纷给报纸写专栏文章,投稿到稍有名气的杂志,抑或是写起了长短篇小说。
在时光影视城落成的这几年,他们突然看到了一个不同的锻炼机会。
来到影视城的外来人,大多都分为两种。
一是专程因为拍戏特意前来的,另外一种则由于旅游的缘故来到此地。
过来拍戏的人,不用说都是娱乐圈内的一员,他们对故事的好坏,有着最基本的鉴赏能力。
所以,作家村的居民就跃跃欲试地把自己从前写出来的剧本,试着拿出来兜售。
有几个幸运的居民作者,作品还真被一些投资人看中了。
最后,以一个能够在当地买下两室一厅的不菲价格,成交了。
更有甚者,是一次性卖出好几个剧本。
这一下让所有人都惊讶了。
虽说正经上班做生意,迟早也有一天能赚到买房子的钱。
但写剧本来钱显然更有成就感啊,毕竟每卖出一个故事,都代表自己的水平获得了别人认可。
尤其是作家村原本就有不少的人爱好写作,这下变得更有增长的趋势。
可能够把剧本卖出去的,怎么都是少数,至于剩下那些卖不出的,也有商业奇才想了个办法。
他们联合时光影视城的管理群体,创办了一个《时光故事汇》的本地杂志周刊。
接着,把一些质量还行的文章进行登刊。
完成印刷工作后,就拿到时光影视城游客量最大的出口,来进行售卖。
大概是每半个月就更新一期。
至于一些水平更次,只达到语句通顺的小故事,也不浪费。
做成买东西赠送的附加小册子。
而那些不写长短篇故事的,还可以再找出路,例如给游客在空白的扇子上,提提词什么的。
还有的居民作家,到了休假的时候,也会来到影视城周边人流量大的街道,拿游客名字的开头,来进行作诗。
从事文学创作的居民越来越多,占了总数的八成左右。
久而久之地传出去后,外面的人就把这里成为了作家村。
“你们这个村子还挺有意思啊,网红村!”
赵诚听他这么介绍着,也感到了有些不明觉厉,就满怀期待地翻开胖子的剧本看了看。
10秒后,他就又盖上了。
......好吧,就是普通中二少年该有的作文水平。
不过,此时的赵诚倒是得到了方伟刚的没问题回答,笑着给胖子上的剧本,签好了自己的大名。
只不过胖子有些不解,因为他搞不懂什么是网红。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待客热情。
“赵诚大哥哥,如果你拍完了戏,可以过去我们村子看看呀。”
“我们村子晚些要搞一个活动,很多在时光影视城里拍戏的导演都来了呢,说不定你能看见熟人。”胖子满脸认真地说道。
因为他刚刚在围观的时候,发现在旁边等待的赵诚,老是盯着手机看。
他老妈说过,一个人只有在无聊的时候,才会盯着手机看。
这里可是让他骄傲的作家村,来到这里怎么会感到无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