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归感动,这丝毫不会影响在场影评人的职业判断,包括发言犀利的年轻记者也是这么想的,电影不够好,他们一样会照实写出来,,这就是非常成功了。
影评人迫不及待地对这部好电影进行千字评价,媒体人也回味着刚才的剧情,即使是挑剔的年轻男记者也一样。
普通观众更是立刻就跟朋友们分享起自己对电影的观后感。
现在的话,电影质量是合格了,差就差在少些噱头。
观众们对田昊民的评价一直是两极分化,电影在前世上映的时候,不少人骂他连带一块骂电影,反之夸他连带电影一块夸。
黑红路线也能火,但赵诚也没有担心。
因为看《景点文摘》的读者一直在持续增长,赵诚早段时间已经放了一叠电影宣传单在酒吧里,但凡有爱慕者过来找他,他都会往人怀里塞一张。
还有赵诚在企鹅群和徵博发的电影上映公告,经过粉丝们的口口相传,也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不过,电影的排片是个问题。
华夏各城市的排片占比是不同的。
通常的全国连锁式影城,会提前一个月对下个月的电影进行票房预估,定好一个大概的排片比例,后期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上座率极低的场次会被砍掉。
而进口大片和国产影片排片方式也不同。
像好莱坞的动作类大片,会参考国外上映的票房,主创和制作团队的名气,以及在华夏的宣传程度等等。
国产影片则会考虑到电影剧情对影城所处地区的喜好程度,还会对比同期有没有相似的电影在上映,像律政型的都市风电影,四、五城市甚至不会排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影城的硬件问题。
例如,拥有容纳多人的3d银幕影厅,且短短处于城市核心商圈的影城,在进口视觉大片上映时,肯定会优先排进口大片,因为他们有合适的放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