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法国高层一边倒的意见,英国高层内部则产生了很大的争议,部分高层支持转交英国在华租界和香港,部分高层强烈反对转交,更多高层则打算采取折中对策,把油水不是很足的租界归还给中国,至于油水最丰厚的香港,暂且“搁置待议”。首相张伯伦本人比较倾向于折中对策,他认为,把租界归还给中国,既让中国得到了实惠利益,也让中国人在“面子上”过得去,至于香港,“缓一缓再说”,这样,大英帝国的面子也保住了,可谓一举两得,把话说白了:你中国开口要东西,我英国老老实实地按照你说的办,你要一百,我就给一百,我英国的面子往哪里放?我打个折扣,给你五十,你先收下,虽然五十不是一百,但最起码不是零啊,你拿到一半好处,你应该高兴,我也高兴,毕竟我的面子保住了,同时,这件事也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剩下的五十,好说,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一阵子后再给你,不好吗?
很可惜,张伯伦首相的“一番苦心”完全是jī同鸭讲,中方根本不领情。到伦敦负责谈判的中方代表顾维钧在听完张伯伦的“折中对策”后立刻翻脸变色:“首相阁下,请恕我直言!我国和贵国是在谈领土问题!不是在市场上买菜!领土问题不容讨价还价!租界要还,香港也要还!并且必须一次性全部归还!”
同在现场的英国外相罗伯特·安东尼·艾登被顾维钧如此强硬的态度给彻底激怒了:“顾先生!那些租界和香港都是英国通过合法条约而获得的,已经是英国的领地,受英国国王的统治,受英国法律和英队的保护,贵国现在打算提前收复,已经违背了条约,我国可以从英中长久关系考虑而进行一定的退让,但也不至于任凭贵国如此无理开口!”
艾登是英国高层里强硬派的主要首脑,不支持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并且十分赞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防患于未然”策略,积极呼吁“英法美联合防范联盟国”(罗斯福其实早在93年初就提出通过一切手段阻止德国的再度崛起,艾登积极响应,声称“我们应该立即接受罗斯福的建议”,主张英国要加强与美国、法国的军事合作),但他为防止党派内部出现分裂(他和张伯伦都属于英国保守党)以及张伯伦对德国采取的绥靖政策确实取到一定效果,所以没有过于强烈和明显地反对张伯伦。张伯伦以前比较排斥艾登,但苏联战争进入尾声时,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祸水东流”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重用艾登,任命其为新的外交大臣(艾登在原先历史上是丘吉尔的政治副手和军事上的主要助手之一)。
顾维钧冷哼一声:“合法条约?外相阁下何必玩弄如此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诡辩伎俩!那些条约都是你们英国人把大炮架在我国国门口强迫我国政府签署的!根本就是不平等条约!那些属于我国的领土被你们霸占得够久的了!早就应该归还了!就好像一个强盗闯进我家中,我要求强盗离开,强盗却说等一等再离开,岂有此理!”
艾登怒道:“顾先生以为大英帝国是可以随便拿捏的软柿子吗?”
顾维钧冷笑一声:“贵国是不是软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现在可不是一百年前被你们肆意用巨舰大炮轰开国门的软柿子了!”
私下里,张伯伦找到顾维钧,拐弯抹角地阐明他本人的态度:他会先把英租界归还给中国,至于香港,由于此地对于英国比较重要,面积很大、人口很多,给英国带来不小利益,所以立刻就归还的话,英国高层肯定强烈反对,这让英国高层的自尊心难以接受,让他本人也十分为难,他个人是愿意把香港归还给中国的,但需要时间进行缓冲,所以,他希望得到中方的理解和“配合”,暂时先收复英租界,至于香港,他会全力压制英国高层的反对声音,在长者两年、短者一年甚至半年内促使英国高层同意把香港也归还给中国。
顾维钧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名不虚传的“老好人”张伯伦:“首相阁下,感谢您的好心和善意,我个人非常理解您的难处,但可惜,这是损害我国利益的,我国是无法接受这种拖延对策的。英租界和香港,贵国要么一起还,要么一起不还,再由我国政府出动jūn_duì武力收复。”
张伯伦满脸苦涩:“贵国这是何必呢?我们又不是不还,只是需要一点时间。你们如此强硬,搞得我非常为难,把我的脖子卡得太紧了。”
顾维钧连连摇头:“非常抱歉,我国不想等,因为我国已经等得够久的了。”
双方在外交场合上针锋相对,同时,中队毫不含糊地大举出动,陆军方面由第九军区出动了八个师、万余兵力抵达深圳河北岸,中国空军也调动了数百架飞机抵达粤南,中国海军更是倾巢出动,毕竟这是很久没有打仗的中国海军难得的一次可能获得实战考验的机会。一时间,小小的香港成了台风眼,北部陆地上大军云集,东西南三面海洋上舰艇驰骋,天空远处飞机轰鸣。比起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中方,英方则相形见绌,此时驻扎在香港的英军总数不过万余人,并且过半是印度籍官兵,另有一支拥有余兵员的华人义勇军,可以肯定,真的攻打香港的话,香港当地人是不会支持英军的,虽然也不排除部分亲英居民会支持英军,但人心向背是非常明显的,不仅如此,在英军统帅部不大规模地增援驻港英军的情况下,就目前的实力对比,实力对英军占据压倒性优势;另外,香港就是中国领土,但距离英国本土却有万里之遥,即便是距离英国最近的殖民地(马来亚、文莱、香港)也隔着一个南海。可以说,此战立刻爆发的话,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在中队这边的。原先历史上,二战期间英国在远东的防卫重心是印度,前线重点是新加坡,至于香港,其实已经在英国高层的放弃计划里了,因为香港不但缺乏长期防御所需的纵深和物资,在战略上也没有太实质的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曾有英军高层提议向香港增援两个加拿大步兵营,但被丘吉尔否决了,因为丘吉尔很清楚地认识到向香港增兵注定是没有意义的牺牲。
中国以强硬姿态向英法索要殖民地和租界,并不是中国单方面的动作,而是联盟国的战前计划,联盟国成员国之一的葡萄牙把澳门交还给中国只是一个铺垫,实际上,中葡就是在唱双簧,现行演戏预热一下,然后再展开向英法索要殖民地和租界的正题行动。月日,联盟国总部在青岛召开“德中日三方会谈”,商讨苏联战争结束后联盟国的下一步战争策略。
代表中国参会的是蒋纬国、徐永昌,代表德国参会的是德国驻华军事团团长法肯豪森、德国陆军副总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代表日本参会的是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以及蒋纬国的一个老熟人、现担任日本陆军军务局局长的石原莞尔。
“在不把美国拖入战争的前提下,对英法荷等国采取正确而有效的军事行动,以夺取其所属的大量殖民地,是联盟国成立的宗旨之一。”会议开始后,蔡茨勒说道,“先解决苏联,再对付英法荷,这是联盟国的战争顺序,苏联目前已经被解决…”
“只是被打败而已,谈何解决?”石原莞尔不冷不热地chā话,“苏联不是还存在着吗?还有足足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差不多一亿人口,岂能小觑忽视?如果不彻底地灭亡苏联,谁能保证我们接下来不会陷入腹背受敌、两线作战?以美国强大绝伦的国力,若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输血,足以令其死灰复燃乃至东山再起。”
蔡茨勒说道:“苏联所剩领土虽然还不小,人口也算庞大,但该国的工业体系已经荡然无存,经济完全崩溃,最基本的粮食都匮乏奇缺,据说,此时在苏联境内,每天饿死的人口超过一万,若不是我国和中队在苏联边界处严防死守,阻挡苏联人逃离苏联,苏联人口早就逃离一空,苏联这个国家也自我崩溃,如此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有何威胁?”
石原莞尔坚持地说道:“除恶必须务尽,斩草必须除根,不彻底消灭掉苏联以绝后患,联盟国的大后方始终如芒在背,我们此时的姑息,也许就是我们以后祸根的源头。”
徐永昌说道:“可我们已经跟苏联签署停战条约,十年内不再进攻苏联,美国是担保人,如果我们悍然撕毁条约,这可能比消灭苏联更加得不偿失。那份条约,其实等同于我们稳住美英法的重要手段,如果撕毁,必定打草惊蛇。”
及川古志郎说道:“既然我们已经做好跟美英法开战的准备,又何必在意这一点?”
徐永昌反驳道:“此言差矣!首先,那份条约更多的是稳住美国,美国才是我们最忌惮、最需要稳住的国家,英法并不是,根据可靠情报,美英法似乎打算跟苏联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如此一来,我们就更加投鼠忌器了。如果我们先解决苏联,岂不是等于告诉美英法我们打算继续战争的意图?如果我们同时解决苏联和英法,岂不是两线作战?”
石原莞尔冷冷地道:“联盟国在战争最后时期之所以没有一鼓作气,主要是为了让中国得到苏联的那些家当,如今,造成这个两难局势,中国要承担最大责任。”
法肯豪森说道:“这个其实是次要的,元首认为,苏联根本不足为虑,没必要将其当成重大威胁,那样反而是庸人自扰,在暂留着苏联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展开下一步的行动。对英法的战争在被付诸行动后,我们的双手只需要拿出一根手指头,就可以彻底把苏联送进坟墓,这是元首的原话。”
蒋纬国听得心头暗忖:原先历史上,德国先打英法,干掉法国后却迟迟难以解决英国,希特勒认为英国已经不足为虑,所以放过英国,调头去打苏联,结果德国深陷苏联战争泥潭,本来在德国打击下半死不活的英国却在美国输血下“原地满气血复活”,最终德国腹背受敌;眼下,战争顺序虽然倒过来了,但也有几分相似,德国先打苏联,打得苏联只剩最后一口气,但希特勒同样认为苏联已经不足为虑,所以放过苏联,打算调头去打英法。不过,苏联不会像原先历史上的英国那样在美国输血下“原地满气血复活”,因为蒋纬国不会留其一条活路。
“如果苏联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么大的责任,谁负?”石原莞尔不理会法肯豪森,语气咄咄bī人,目光看着蒋纬国。
“中国负这个责任。”蒋纬国干脆利索。
石原莞尔没有吃惊,只是露出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如果这样,实在再好不过了。”
蔡茨勒继续说道:“苏联绝无可能成为我们的后顾之忧,所以,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要试探英法此时对联盟国的态度。”他望向蒋纬国,“中国向英法索要其在中国境内的殖民地和租界,就是联盟国对其的试探手段。如果英法妥协退让,说明英法已经惧怕联盟国,无勇气与我们展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