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明军最强的攻击力量。
“二十三年了,罗一贯终于可以瞑目了!”
曹友义感慨道。
“传旨,孙得功子孙及族人一经捕获统统凌迟!”
杨丰恨恨地说道。
这时候清军的反击也已经开始了,虽然他们的火炮数量并不多,但因为明军被限制在一条狭长的通道中,不断落下的炮弹仍旧造成了大量死伤,而这段路程超过三里,很显然在到达河湾铺城下并且在护城河上填出通道的过程中,明军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伤亡。而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其他大炮都帮不了他们,这些大炮无法在狭窄泥泞的松软沼泽区冒着清军炮火继续靠近,而在目前这种距离上的炮击没有什么真正精度可言,不可能准确击中城墙并压制那些大炮。
这不行。
虽然这些士兵可以慷慨赴死,但杨丰可不会让他们这样消耗,这可是他真正的嫡系了。
“搬两箱手榴弹放到热气球里!”
杨丰突然喊道。
两名士兵立刻抬着两箱手榴弹放进热气球吊篮,紧接着皇帝陛下跳了进去,迅速点燃头理论上能够射出几百米,但朝天射时候那射程跟朝地面射可不是一个概念,那些巨大的弩箭,在杨丰下面就虚弱地坠落了。
再说他们也不可能瞄准。
杨皇上悠闲地再次抱出四枚手榴弹,看了看下面几乎正对着的城墙上一门大炮,把捻在一块的导火索往煤油炉上一凑,毫不犹豫地头朝下贯了下去。
然后第三门大炮也完了。
不过接下来他攻击范围内就没有大炮了。
好在这并不难。
皇上立刻挥动另一面小旗。
远处那组水牛立刻调头以平行于城墙的方向,开始缓慢迈动沉重的脚步,在斜拉的力量下天空中的热气球缓慢移动,因为此时高度太高,杨丰甚至关闭了煤油炉,随着热气球内逐渐变凉,高度也开始缓慢下降,这种另类的调节方式,让他很快就出现在其他几门大炮上空。
杨丰满意地看了看位置。
他迅速点燃煤油灯,然后再次抱出了一堆手榴弹。
而就在此时,下面最近的明军已经到达护城河边,然后开始填出攻击的通道,原本他们正面应该喷射散弹阻击的大炮……
那个在城下躺着呢!
(我还是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