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守护自己三年的父亲,就这样在自己眼前和日寇的坦克同归于尽。
李国斌的心如何不痛?一切的不甘和委屈在这一刻尽皆化为乌有,涌上心头的只有悲痛欲绝和无以言表的自责。
五班长竟然是李连长的父亲?唐永明和还幸存的三十多个士兵们同样惊讶,看向双膝跪地扑倒在地拿拳头捶着地面的李国斌的眼神里充满着同情,当然,更多的是钦佩。
去炸日寇坦克这事儿是在年轻的连长李国斌的主持下来抽签的,老兵中签了,他也率领着他的五班,完成了这个决死任务。
不远处不断轰然炸响的敌军坦克,每一声巨响,都代表着五班的人少了一个;每一声巨响,都仿佛在向老兵致敬;每一声巨响,也都在奏响着山话,在场只要能动的,包括唐永明在内,默默地抽出刀,用事实告诉刚刚失去父亲的年轻中尉。
他们,都还能杀,能杀人。
五班幸存的那名个头小小的士兵,也挺起了自己上了刺刀的枪,军龄不够一年的兵,还不够使大刀的资格。
二十多米的距离,转瞬即至,所有人都只来得及扣动一次扳机,这个时候再去拉动枪栓射击无疑是愚蠢的,一名优秀步兵此时的最佳反应就是冲上去,将那个冲自己冲来的敌军刺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