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 第369章 站队站对了

第369章 站队站对了

广陵相陈敏见北方大乱,朝廷无力控制江东,遂起兵占据扬州,并遣其弟陈恢沿江西上进攻武昌,以图割据江南。 刘弘命陶侃为江夏太守,率军抵御陈恢。

陶侃与陈敏为同郡,又是同一年被举荐做官吏的,二人交情尚可。因此有人对陶侃居大郡、统强兵颇有猜疑。实际上,陶侃不会放弃已取得的功业,去投靠一个在江东毫无根基的人。

为了避免刘弘听信这种猜疑,陶侃将长子陶洪、兄子陶臻诣弘送往刘弘,作为人质。刘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又加侃督护,使与诸军并力抵抗陈恢的进攻。刘弘用人不疑,很好地解决陶侃的后顾之忧,他带着部队与陈恢力战,所向必破。

连续击败张昌、陈恢等反对势力,奠定了他在荆州地区军事上的地位。这时的陶侃,已不再是昔日被人瞧不起的“远人”、“小人”,成为了颇有实力的地方将领,多年前在武冈梦生八翅的梦幻就要变成现实。

光熙元年(306),刘弘病故。不久,陶侃亦因母病故去职。陶侃在家守丧期间,江南的政治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永嘉元年(307)西晋宗室琅邪王司马睿和大士族王导渡江进驻建邺。司马睿是“八王之乱”中最后一个权臣东海王司马越的死党。他看到洛阳政权已处在崩解之势,利用司马越派他镇守建邺之机,割据江东。

当时司马睿占据的只是下游扬州一带,上游的广大地区有流民势力在活动,也有洛阳朝廷署置的都督、刺史。没有稳固的上游,下游建邺就无安全可言。

永嘉五年,司马睿以王敦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统甘卓、周访等沿江西上,至江州,与华轶的势力相遇。

这个华轶也是东海王越的亲信,永嘉中期担任任江州刺史。虽然“八王之乱”刚刚结束,天下已经大乱,但华轶仍然重视传统的制度礼仪,又设置儒林祭酒宣扬儒术。华轶在江州甚有声威和恩泽,豪士都与他结交,深受人民爱戴,因乱而流亡当地的人都投靠他,实力大增。华轶与司马睿虽然同属一个派系,但新的利害已使他们势同水火。

陶侃丧期满后,也与东海王司马越拉上了关系,司马越以他为参军,督护江州诸军事。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陶侃的声望,华轶任命陶侃为扬武将军,率兵三千,屯夏口,而陶侃的侄子陶臻也在华轶的军中担任参军。

随着华轶与司马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陶臻担忧继续留在那里,很难有所作为的,搞不好还会把自己性命搭进去,于是托疾而归,向陶侃告白:“华彦夏有忧天下之志,而才不足,且与琅邪不平,难将作矣。”

陶侃十分生气,要求陶臻尽快回到华轶之处,继续任职:“资于事父以事君,背弃华轶,有违忠义,不可。”

“叔父,我遵从你的意愿便是。”陶臻点点头,表面上答应了。

这小子一转背,脚底抹了油,偷偷跑到建康去了,将华轶的军事布防情况合盘托出,还说奉叔父陶侃之命来投奔琅琊王司马睿的。

为此司马睿大悦,任命陶臻为参军,加封陶侃奋威将军,假赤幢曲盖轺车、鼓吹。陶侃迫于压力,乃与华轶断绝来往,陶侃阵前倒戈,让华轶元气大伤,夏口一失,江州门户大开。

当时洛阳经常受汉赵(匈奴人刘渊建立)的军马侵扰,民变四起,华轶仍有匡扶天下的志向,派人上贡到洛阳时,仍不失臣节。华轶更向使者说即使洛阳的道路断绝,也不该改上贡送给琅邪王司马睿,以表明他是忠于司马氏中央政权的。

华轶自以受洛阳朝廷所任命,而晋怀帝尚在洛阳,不肯接受司马睿的命令,属下大多都劝谏华轶退一步,与司马睿合作,华轶坚持己见,没有采纳部下的意见。

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发生,匈奴贵族刘渊带兵攻陷了洛阳,掳走了晋怀帝北归。司空荀藩推举司马睿为盟主,于是司马睿承制改易长吏,但华轶不服从。

司马睿找到了出兵的借口,派左将军王敦率领甘卓、周访、宋典、赵诱等人讨伐华轶。华轶派别驾陈雄驻屯彭泽抵抗,自己则领水军作为外援。

扬烈将军周访奉司马睿之命率兵驻屯彭泽,以防备华轶的扩张。周访欣赏华轶忧心天下的热诚,不愿挑起华轶与司马睿的嫌隙,改屯寻阳。

两军交战之后,武昌太守冯逸在湓口被周访击败。前江州刺史卫展没有受到华轶的重视,心中久有不满,决定与豫章太守周广作为司马睿内应,暗中派军袭击华轶。华轶兵败,逃到安城,周广追击并斩杀了华轶与他的五个儿子。

陶侃虽然没有出兵直接攻打华轶,但也算是立了大功,升为龙骧将军、武昌太守。陶侃关键时候背叛了华轶,并没有受到世人的职责,为了家族利益,与士族结盟以成为了一种风气,更何况陶侃这一次站队确实站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长生天阙娱乐美利坚超能农民工灵婚簿诸天之最强BOSS荣耀的华娱东汉末年枭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