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能否在流言蜚语中屹立不倒,不仅老赵家和乔家关心,还有很多人家也在时刻关注着。
城南青阳里,一个小户人家。此时正值傍晚时分,全家人聚在一起,正吃着晚饭。
这家的大儿媳妇忽然道:“小叔子,你听说了没?你那东家快要倒了,听说铺子已经关了好些。你说,要是月底,你那东家发不出月钱来,那你不就白干了吗?这可如何是好哟!”
小儿子闻言一怔,脱口而出道:“不至于吧……”
“啪”的一声,公公直接把筷子撂在了地上,横眉立目道:“吃着饭呢,嚼蛆作甚?倒不倒胃口啊!”
到底是谁倒胃口了?大儿媳妇顿觉委屈不已。
黄天啊,厚土啊!放眼整个幽州,哪个公公会这么怼儿媳妇,还是怀着孙子的儿媳妇,她这公公也太不讲究了吧!
听她爹提过,公公年轻时就一混子,以前她还不信,如今看来应当是真的。摊上了这么个老不修的公公算她倒霉,幸而婆婆是个明理的,素来待她很好,尤其是她再度怀孕之后,更是爱护有加。
“娘……”大儿媳妇抚着肚子,泪眼汪汪地看向婆婆,求婆婆给她做主。
“先前你不是说不舒服吗?赶紧吃了饭回去躺着吧,还多说个啥?”婆婆有些不耐道。
这不对呀,婆婆怎么也不待见自个儿了,自个儿到底做错了啥呀?大儿媳妇瞠目结舌,不明所以。
坐在一旁的小儿媳妇见了,心中暗笑,让你咱东家的坏话,被打嘴了吧?看你以后还嚼不嚼舌头了!
这家的闺女去灶间拿了双筷子回来,见大嫂还是一脸的莫名其妙,一边将筷子递给她爹,一边朝她大嫂笑道:“且不管东家是不是真的要垮台,这话别人说得,大嫂你可说不得呀!”
“我怎么就说不得了!”今儿个晚上也是见了鬼了,一个两个三个都来怼她!大儿媳妇脾气上来了,冲口就质问小姑子道。
“大嫂,你这么快就忘了吗?去年秋天宝娃得了打摆子的症候,怎么吃药都不见好。后来二哥的工友听说了,让二哥去惠民医馆要些药粉回来吃吃看,二哥当即去要了些来,宝娃这才捡回了一条命。那惠民医馆里也有东家的本钱在,那些药粉更是东家从大老远运来的,大嫂,你这么会打听,这事儿你不会不知道吧?你说说看,你儿子宝娃的命是不是东家救的,你是不是不该说救命恩人的是非呀?”
大儿媳妇低着头不做声,看似是对小姑子的话服气了,可事实上她心里不服着呢!
哼!就怕别人不知道你二哥的东家也快成你的东家似的,一口一个东家的,叫得可有多么欢实!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没积德,小姑子的脸上有好大一块黑斑,看着甚是可怖。顶着这张脸,别说是找婆家了,就是出个门儿都困难。一直以来小姑子就只能窝在家里,跟在公公后头编些草垫草鞋的赚上个三瓜两子儿。就那点子钱,哪里够小姑子吃喝,自家一直在倒贴。
原以为这辈子小姑子就砸在手里头了,自家得把这种废物点心养上一辈子,事情在半个月前有了转机。
那天小叔子回来说,他的东家要扩大现有编织作坊的规模,正在招募人手。
大伙儿都知道的,小叔子的东家很不讲究,只要活儿干得好,哪怕是身体上有缺陷的人,他家也照雇不误,工钱那也是分文不少,从来都按正常人的给。
公公一听就心动了,撺掇着小姑子报了名。就在前两天,小姑子顶着那张丑脸去参加啥子面试。真真可笑的是,她那脸还面上了,说好了下月初一就可以去上工了。
很快的,小叔子的东家就也是小姑子的东家了,那可是她往后的衣食父母,小姑子当然要捧着了。
切,自个儿捧着不算,还让别人一起捧,烦不烦呀!
“宝娃他娘,我一直忍着没说。其实,你如今吃的那些个红糖、馓子和藕粉,那些个都是二郎的东家发给他的福利,不是我买的。你吃着人家的东西,就别说人家的是非啦。”大儿子离着近,一眼就看出他媳妇的不服,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
“这怎么可能?小叔子的东家是经常发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回来,可他家再怎么不讲究,也不能发红糖和馓子这种女人吃的东西给自家男伙计吧?”大儿媳妇一千个一万个不相信。
“娘,真的是东家发的。不过东家没直接发东西,发给二叔的是购物券,购物券是啥呢?就是一张张画着画儿的纸。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纸,拿去东家的任何一家铺子里,那都是能够当做钱花的。那些红糖、馓子和藕粉,就是用购物券换回来的。”宝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