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来还趁着这个机会,低价收购不少产业,各式各样的工厂、公司,连游轮都购买了十几艘,没办法,便宜啊,错过了这次机会就没有了。
这天,贺来正躺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听着助理跟自己汇报着文件,突然陆子轩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贺…吴生…”陆子轩气都没喘匀,就想开口。
“子轩,你这是怎么了?别急,慢慢说,是出了什么事吗?”
贺来坐起身子看着陆子轩,显然有点奇怪陆子轩今天的反应,毕竟平时的陆子轩可都是处事不惊的。
“那个你们先出去,我有事和吴生单独说。”
陆子轩听到贺来的话后,逐渐冷静了下来。
助理和秘书看贺来一眼,得到贺来同意后,便走出了办公室。
“子轩,这可不像你啊?怎么了?”贺来笑道。
“那个,贺生,刚才怡和洋行的人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九龙仓,他们想卖!”
陆子轩说道。
“什么?九龙仓!”贺来顿时一惊。
九龙仓,贺来当然知道,来港的这段时间,他也了解过,作为港城最大的卸货码头,其价值不言而喻。
九龙仓本是一家彻头彻尾的英资企业,由凯瑟克家族的“保罗*渣打”爵士在1886年创立,资本结构上又隶属港城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从创立到70年代已经有长达百年的历史。
九龙仓与港城置地并称为“怡和双翼”,怡和的掌门人同时又兼任九龙仓董事局,九龙仓在怡和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贺来记得九龙仓是1972年的时候成功上市的,而在1978年的时候,李首富就是靠着收购九龙仓股份,发了一笔三亿港币的横财,从而扩大自己的房地产生意,正式进入港城富豪的行列。
李首富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料定九龙仓股价严重低估,趁机从散户手里收购了将近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要知道当时怡和洋行才拥有百分之二十的九龙仓股份,要是被李首富继续收购下去,那九龙仓就要易主了。
随着后面汇丰银行和包玉刚的加入,九龙仓的争夺战,也是异常激烈。
最后还是以怡和洋行的失败而告终,将手里的股份以十亿的价格转让给了包玉刚。
在这场股权争夺中,包玉刚赢得了九龙仓的控制权,怡和及其旗下的置地公司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了溢价收益,而其中获利最多的便是李嘉诚——在倒手过程中获得了近上亿港元,更重要的是他得以顺利入主和记黄埔。
股票交易战就是这么神奇,由于资本市场的价格低估,李首富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就轻松获取了和记黄埔总值50亿港元的资产。
“是的,怡和洋行的威廉董事长亲自打的电话给我。”
陆子轩也很是激动,虽然现在来鑫实业的确收购了不少产业,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大规模的,九龙仓无疑是块肥肉。
贺来笑笑,看来怡和洋行是想放弃港城的产业了,毕竟这连续几年的经济不景气已经影响到人的判断了。
“他想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