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使臣寿比赞之死,至今在长安城里还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突厥派人干的,也有人说是康东平从中作梗,但是在老皇帝看来,也有可能是吐蕃的那个新任赞普授意所为。
“朕老了。”
皇帝陛下发出了一声有些无奈的叹息。
“这个时候,我李家的天下想要顺递下去,就一定要保持朝堂与边疆安稳,不然就会给那些外人可趁之机。”
“朕活着的时候,尚且无碍,哪天朕殡天了,新皇恐怕不会是我大周那些邻居们的对手。”
如今,大周边疆,统共有三个对手。
第一个自然是老对手吐蕃了,这个大家都知根知底,相对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而北疆的突厥人,这个时候已经现出颓势,但是东北新崛起的契丹人,似乎势头正盛。
再加上被老皇帝亲手养起来的康东平,如今的大周,危机四伏。
听到皇帝提起新皇两个字,齐师道便没有再继续接话了,理论上来说,如果皇帝现在死了,即位的一定是东宫的太子殿下,但是皇帝要是再活上几年,未来的新皇究竟是不是东宫,就是未知之数了。
“好了,你刚回长安,便不跟你说这些烦心之事了。”
圣人呵呵一笑,与齐师道聊起了家常。
“今年年初,朕的那个大外甥,参与了吏部的常科,朕特意把他的试卷取来看了看,竟然写的十分不错,因此便心血来潮,点了他一个进士。”
“子规你当年弃文从武,如今你的长子倒是实现了你当年的心愿,替你中了进士。”
曾经齐师道是参与了三次吏部常科不中,才被郑相劝说弃文从武,如今被皇帝提起当年的旧事,他微微眯了眯眼睛,低头道:“是陛下太过提携他了,以他的本事,中不了进士。”
“因为这件事,丹阳来与朕闹了好几次了。”
圣人笑着说道:“她还指着齐宣继承子规你的衣钵呢。”
“臣……乃是朝廷的官员,无有什么衣钵,不管是范阳还是朔方,都是朝廷的jūn_duì。”
“犬子既然侥幸中了进士,臣自然不会干涉,且由得他去。”
“有子规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老皇帝低头咳嗽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齐宣中了进士之后,一直没有去吏部报道,朕也没有给他安排差事,既然子规你没有什么意见,明日朕就在京兆府里给他找个差事罢。”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如果这孩子能在文官这条路上走下去,将来京兆尹的差事便留给他,要是干得好了,便让他进政事堂。”
听到政事堂这三个字,齐师道连忙起身,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太过抬举他了,以犬子的本事,能在京兆府做个少尹,便已是陛下的天恩。”
“好了,说了不用下跪。”
皇帝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然后在自己的御案上翻找了片刻,终于找到了一沓装订起来的书本,他走到齐师道身边,微笑道:“去年长安城里出了一本叫做长安风的小册子,十日一期,每一期会写上一段叫做西行记的故事,到今年终于写完,朕颇为喜欢此书,便让人把这西行记整本都给抄录了一遍,也装订成了册子。”
说着,他把这本册子,递在了齐师道手中。
“子规你在边疆辛苦,拿去与你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