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骨粉,除了养殖场自己收购之外,团里也帮忙和市里的屠宰场联系上了,会专门定期送些骨头到养殖场。
到了十月份,团里又开始一车车地从市里拉起了过冬的物资。
今年还有些特别,团里的养殖场的鹌鹑蛋,也一车车的往市里拉着,换来成堆的麸糠和粗粮。
今年的油菜也是一个大丰收,团里榨油剩下的菜籽饼,都送到了养殖场里。
上个月,陆芳芳收了淑芬姐地里的庄稼之后,特意装了一半,让拉鹌鹑蛋的大汽车,帮忙捎到了师里。
剩下的一半,她也没要,全送到了团里。
除此之外,河岸边的山楂也成熟了,就是结的不太多。
她尝了几个,酸的厉害。
这还是当初淑芬姐从老家带来的山楂结出的果,她特意包了一些,让人带给了淑芬姐,让淑芬姐也尝一尝。
剩下的,她做了几根糖葫芦,让蛋蛋和青青吃了。
当然,也少不了小野驴的那份。
这个家伙过了夏季后,总算是安稳了一些。
不过她期待的藏野骡子,一直没出现,让她颇为失望。
……
入冬之后,陆芳芳又提前准备起了过年带回老家的东西。
好多年没回去了,这次她得多带点东西。
除此之外,秀秀的事也让她发愁,等回了老家之后,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和爹娘说。
想了半晌,她也懒得想了,干脆让秀秀自己想办法坦白算了。
十二月初,陆芳芳将带回老家的东西准备好了,又从省城出版社接了一本小人书的任务。
这次的小人书,是藏狐的故事,是她根据土拨岭那边的两只藏狐改编的。
藏狐太受小读者们的喜欢了,出版社特意让她画一本,以藏狐为主角的故事。
她准备在年前画完,正好带着蛋蛋和青青回老家。
又过了两天,她刚画了几幅图,晚上庄明诚回来之后,却突然要提前出发。
“明诚,怎么了?不是说好过年的时候回去吗?”
庄明诚叫过儿子亲了一口,接着道:“团和军区好多新兵,得了雀盲眼,医生说喝海带汤能治,军区便准备派人,去海边联系弄些海带和海鱼回去。”
“我想着你老家离海边挺近的,正好一块去一趟,也省下事了。”
“雀盲眼?那得多补充维生素a。”
陆芳芳想着早点回去,多待些日子也挺好,也没反对。
不过提前回去,小人书可没法画了,她也不想带一大堆画纸回去。
次日,陆芳芳在养殖场里,让蛋蛋将大妞叫了过来。
几年过去了,大妞现在早已上起了学,不过画画她也没落下,反而画得越来越好了。
“大妞,想不想挣钱?”
大妞眼睛一亮,连忙点了点头。
这两年她上学的学费、以及纸笔,都是用自己积攒的钱买的。
杨玉凤自己不识字,也不想让闺女上学,这还是她吵出来的结果,大妞现在危机意识很重,做梦都想挣钱呢。
陆芳芳笑了笑,拿出了纸笔,接着又将藏狐的故事,以及她之前画的几幅插图,一并递给了大妞。
“你看看能不能画。”
大妞兴奋地接了过来。
她仔细看了一会,接着就趴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画了起来。
要是画别的,她可能画不好,可画藏狐和草原上别的动物,对她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这两年,她天天画小野驴、画藏狐、画雪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旁边,蛋蛋凑近好奇地看了看。
“妈妈,姐姐好厉害啊。”
陆芳芳摸着儿子的脑袋笑了笑,接着静静地等着。
半晌,大妞忐忑地拿起画,交给了陆芳芳。
“不错,大妞,你再画两年,就能超过我了。”
陆芳芳看着画挺高兴,大妞画的一些细节,比她画的都要好。
“大妞,剩下的小人书,我就交给你画了,总共是三十八幅图,你只要能在我回来前画好就成。”
“对了,出版社那边的画筹是每张三元,我验收没问题后,就会拿给你”
“谢谢婶婶,谢谢婶婶。”
大妞听到后兴奋不已。
掰着指头算了算,她也没算出总共是多少钱,不过应该足够她交好几年的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