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们就把每年的三月一日定为了感恩节,感谢对河口地区的开发。
再后来,全世界都流行起这个节日了,到这一天,都要吃酱焖杂河鱼和炖鹿肉块。
当然,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可能不同,但是食材是一样的。
文化嘛,从来都是从强势向着弱势地区流动的。
这些都以后再说了。
他们还带了一些板式房的构件,于是就先搭起来十间大木头房子,因为怕在雨季受潮,所以先前就是采用了吊脚式的设计。
那些构件,都是叫兵器所里的木匠加工的,他们的手艺还可以,尺寸上可以保证的。
板式房的底部距离地面大约有半米高的高度,可以通风防潮。
这十间大木头房子全都交给了厨头乔十郎管理。
这样所谓的食堂就有了自己的建筑了。
当然这里一时间无法容纳所有人同时就餐了,还是那个老办法,到这里打饭,爱到哪里吃饭就去哪里。
如果说人工建筑,它们还不算是第一批。
第一批是厕所和牲口棚。
三千多人上厕所是个大问题。
这个要是不好好管理一下,刚刚被用大火消过毒的地方又可能被自己污染了。
张国安领着人按照地区的范围修了十个旱厕,全是十蹲位的。
还有一些宫女和女佣,张国安则专门让人给她们修了一个小型的。
都是旱厕当然会有味了,但是张国安解释说:“没关系,挺过一阵子后,我们有能力了,会修水冲式的,那时候这一些旱厕点正好直接填埋了沤肥,可以赶上种田用。”
好吧,大家忍了,开辟一片新天地,也许从来不是轻松而写意的。
牲口是现在的战略性资源,不管是马还是驴、骡子和牛,那都是专人照料的,连兽医都配备上了。
所以它们的居住点比人的居住点要先行建好。
大量的河砂帮助他们重新铺垫了地面,刚砍伐的木材除了用在栈桥上,就是用在了这里。
三十多头大牲口很快就住进了超标面积的住房,还是带过海外流求之地或有此物,并不知道原来是在这里……”
万士达微笑不语,心里说,你不知道的地方多了,好好跟我走吧。
乌鱼长者尺余,其子满腹,脂黄味美,吴越人以为佳品,早在大唐时期就是贡品了。
在民间当然也能买上好价钱,别的渔民当然也不会轻易把这里的渔场告诉别人。
这个地方还将会是他们的渔业产品加工基地。
那个船长对乌鱼感兴趣,万士达倒是对一只正在海礁缝隙间慢慢游走的大龙虾感兴奋。
这就像是在高档海鲜楼里的展示池子里看龙虾一样了。
他判断了一下,这一条从头到尾至少半米长,周边的海礁不算多,而且最多能有三米深的样子。
他自信一个猛子扎下去,可以将它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