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继续cpu赵祯第一百零二章继续cpu赵祯→:
赵骏发起火来,喷起人来,那是直往人的肺管子里戳。
严格意义上来说,吕夷简他们过来,不一定真就是为了韩家和马家的人求情。
因为赵骏包围开封府,造成巨大恶劣影响,以后开封府威严扫地,对将来开封府治理汴梁形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以后老百姓再也不会信任开封府,到时候即便开封府出了清官,在这样的舆论下,肯定也会唾弃朝廷。
可事关开封府的脸面,同时也是事关朝廷的颜面,吕夷简他们也不得不过来想寻求商议,看能不能让赵骏给开封府和朝廷留点脸。
赵骏知道,所谓的脸面在宋朝一直都是一个与国体有关的大问题。
《重熙增币》事件当中,辽兴宗要求宋朝对辽输送岁币应称“献”或者“纳”,富弼认为这有辱国体,因此坚持称“赠”。
都被人家逼着交钱了,本身就是一件丧权辱国的事情,结果就因为一字之差,为了争这点所谓的颜面,富弼坚持称“赠”,可见他们多么粉饰太平,善于自我安慰。
而今天赵骏就是要打破这所谓的颜面,让他们的脸面扫地,把所有的事情公之于众,让大宋朝廷的脸丢得干净。
“其实.吕相他们说得也有些道理,这毕竟事关开封府,事关朝廷的颜面。”
赵祯听到赵骏的话,迟疑说道:“要不.”
“没有要不。”
赵骏把怒火倾泻在吕夷简他们身上后,已经渐渐平息了下来,摇头说道:“朝廷的颜面从来都不重要,一个王朝想要强盛,就要直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单纯靠遮掩。”
“遮掩得了一时,你遮掩不了一世。就如同你所谓的仁宗盛世,史书上夸的是太平,可难道民间就没有人会记录下来,没人会知道真相?”
“还有史书上说宋徽宗和宋钦宗是二圣北狩,然后呢?这样给那两货脸上涂金,能换来后世人对他们好的评价吗?”
“醒醒吧!”
“历史只会记录你赵祯昏庸,被那些文官士大夫们牵着鼻子走。只会记载宋徽宗和宋钦宗是无能蠢货,像两条狗一样被金人带去了北方。”
“颜面这东西从来都不重要,只有国家强盛,得天下百姓之心,才能够真正让大宋拥有颜面,正如汉武帝晚年昏聩,也曾经发过罪己诏,这耽误后世人对他雄才大略的评价吗?”
赵骏说话再次毫不客气,这次事情其实赵祯已经很给力了,顶住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他能够抓人,也是赵祯给的权柄。
但赵骏还是得继续cpu他。
因为实在不放心。
历史上这货真的是个包庇贪官的好手。
至和年间,潭州发生了一起地方官员没收商人珍珠,并擅自贱卖的腐败案。
元年初,广州商人戢舜中携带珍珠五斤,前往北方地区贩卖。途径潭州时,不幸暴病身亡。其携带的珍珠被当地官府发现后,因这些珍珠的税票不知所踪,官员便以偷税漏税为由,将珍珠予以没收。
随后,时任潭州知州任颛、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等官员,擅自将价值三千余贯的珍珠,作价四百余贯贱卖,并由他们自己买下。
不久,商人戢舜中的儿子戢子乔来潭州寻父。得知父亲已病逝,所带珍珠被当地官员贱卖,戢子乔十分气愤,于是将此事上告朝廷。朝廷命湖南提刑司派人调查此案。
可负责办理此案的官员经过一番调查后,深感棘手。
因为涉案官员中有些人背景深厚,如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是当朝宰相陈执中的女婿,另一名涉案官员蓝惟永,则是朝廷内都知之子。
所以湖南提刑司的办案官员希望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后来此事被一位正直的御史所知,于是上书弹劾。在他的坚持下,赵祯被迫让当时的三司使王拱辰督办此案。
没想到王拱辰到了湖南之后,不仅不彻查此案,反而将从涉案官员手中收缴的珍珠,交给内供奉廖浩然,送入宫中留用。
由于作为关键证物的珍珠缺失,无法核定珍珠的价值,也就无法给涉案官员定罪。这样一来,案子只能不了了之。
因此,至和二年五月十二日,那位正直的御史又写了一个《奏状乞取问王拱辰进纳赃珠》的奏折,弹劾三司使王拱辰罔顾事实,徇私枉法。
其实,此案案情并不复杂,关键是涉案官员朝中有人,导致迟迟不能结案。
在御史的一再坚持下,宋仁宗不得不让审刑院再审此案。最后,涉案官员和包庇犯王拱辰,全部受到了降职处理。
听上去似乎这件事情圆满落幕,但事实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表面上涉案官员和包庇犯都受到了处理,但实际上处罚都很轻,而且后来大都又得到了升迁。
如原潭州知州任颛,降职后第二年就复为龙图阁直学士,晚年以太子宾客致仕。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没多久就调到中央为大理寺少卿。
包庇犯王拱辰被降职之后,宋仁宗对他仍然宠信有加。赵弹劾王拱辰不到一个月,宋仁宗就想另外给他安排重要职位,引起了御史们的强烈不满,这才作罢。
还有王奎、孙沔、郭承佑之流,整个仁宗朝的情况就跟西游记一样,有背景的基本屁事没有,没背景的如果是进士出身以上,最多就是降职处理,至于什么抄家灭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赵祯这货,赵骏是一点都不放心。
哪怕他已经跟赵祯说了很多次宋朝的结局,也已经cpu过他很多次,可就是怕这厮旧疾复发,又耳根子软听了朝廷里那些人的鬼话拖自己后腿。
“是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