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菜已经没有了,明天得去集市那边挖点野菜。第二天吃过早饭,林晓慧背着小花篓筐往西走,去上次打皂角的地儿看有没有野菜。因为那边有个水潭,估计着应该有野菜。走到集市顺着向西下去,经过那片坟地,很快就看到水潭,水潭边上真有荠菜。林晓慧其实认识的野菜就四种,荠菜、婆婆丁、马齿苋、面条菜,挑自己认识的野菜挖,围着水潭挖一圈,也不过小半筐野菜。往回走吧!经过那片坟地,林晓慧见也有荠菜,再挖点,又贴边挖了不少荠菜,够了不挖了,直起身见有大半筐荠菜。走了,回去分给王婶家一半,自家留一半,吃完再去挖。
把荠菜焯水,泡在凉水里。中午吃凉拌荠菜,拌玉米疙瘩吃。吃过饭,开始和泥用破筐做鸡窝,要是她爹还在这些事都是她爹干,她娘啥都不会干,做个饭也是做个一言难尽。林晓慧五岁就开始学着做饭菜,七岁时她娘就由着她做了。等她爹走了,她娘除了去买粮,家里别的活都由林晓慧挑起。
用泥把破筐固定住,做了两个鸡窝。靠东墙放着两个破筐当兔窝,这俩不固定了。换下衣服泡上,开始洗衣服,衣服洗完晾上。听见敲锣声,先去挑水,排着队听闲呱,搜索着素材。
挑满水,先洗澡再做饭吃,吃过饭洗碗刷锅后开始写文稿了。
琢磨着听来的素材,写篇儿童读物,后世有很多的儿童读物,写个类似风格的儿童作品是可行的。故事内容围绕一个叫汪成功的熊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整天打鸡撵狗、调皮捣蛋,欺负同学等一系列的事,后来被冤深感绝望,发展到离家出走要去京市找领袖伸冤而险些被拐卖的故事。
自己因为有写作功底在,又可以参照后世的一些内容写成符合当代人民的阅读观。林晓慧准备写个连载,当下开始写起来。每天就在写文、浇菜中度过。
来到约定去抓鸡苗的日子了,王秀花提前一天就跟林晓慧讲了第二天去抓鸡苗。吃过早饭,牛婶、王婶加上林晓慧和王秀花四个人去集市。林晓慧挎着篮子听王秀花讲糊火柴盒的事,王秀花姐弟三人加上王婶利用空闲时间一天糊一千个火柴盒,真不少了。\"秀花姐你还撂棒槌吗\"?林晓慧问王秀花\"撂啊!我白天撂棒槌,晚上糊盒子\"。听着王秀花的回答,林晓慧不自禁的说\"秀花姐你好能干,以后谁娶你谁有福了\"。\"要死了,这话也是你小丫头片子能说的,不过呢这句话我爱听\"。王秀花说着和林晓慧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笑出声来。
牛婶和王婶在前面听着俩人笑声,不禁感叹她们赶上好时候了。走到集市卖鸡蛋的地儿,那个大婶和她婆婆已经在哪儿等着了。大婶的箩筐里都是小鸡苗,揭开盖在上面的布,露出毛绒绒的小鸡苗,只只都可爱。牛婶和王婶抓着看公母,林晓慧不懂看,请卖鸡苗的老太太帮着抓。告诉老太太五只母鸡一只公鸡,就见老太太随手抓了两把说是母鸡,又抓了一只说是公鸡,都放在篮子里,又给撒上点小米。牛婶和王婶也挑好了,付了剩余的钱,没敢耽搁立马往回走。
把小鸡苗放在鸡窝里,家里没有小米,林晓慧煮高粱米给自己和小鸡吃,院里添了六只小生命,显得生动起来。还得买对兔子,不知道哪儿有卖的。
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林晓慧加紧的写起文稿来,等到了四月中旬文稿写完。从头到尾看一遍保证没有不合时宜的话,装入信封去邮局寄出去。这次投稿是魔都的一家少儿读物,隐约记得这家报刊成立的很早,有位很着名的领袖题写书名。选它也是因为当时的少儿读物稀少,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得到这个时代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