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再遇姚文静(求月票,推荐票,评论)
密山县,八五六农场。
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俺们那嘎都是活雷锋。
在热情好客的老乡徐茂公家中,赵文牧等人吃到了正宗的兴凯湖特产大白鱼。
感动的泪水从嘴角不停滴落。
虽然没有高丽参和猪肉炖粉条,几人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当然了,这一餐饭之所以有鱼有米饭,主要还是因为赵文牧给了老乡二十块钱。
“叔,跟你打听个事儿呗,这边有个叫姚文静的女人吗?”
东北人大多外向且健谈,这家大叔也不例外,一顿早饭的功夫赵文牧已经跟对方聊得火热。
“姚文静?”
大叔手托着下巴思索半天,随后摇摇头。
“没有印象。大概多大年纪,长什么样子?”
赵文牧心想也是,姚文静跟大叔、大婶差了一辈呢,他们怎么会知道一个不熟悉的年轻人叫什么名字。
“二十七八岁,跟我媳妇差不多高。”
“哦对了,大概两年前嫁到这边来的!”
这么一说,大叔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这么一说是有这么一个人。”
他转头看向自己老伴。
“七队李老二家儿媳妇是姓姚来着不?”
“我记着好像是姓姚,从内蒙那边来的姑娘。”
闻言赵静眼前一亮,立刻问道:
“婶子,七队在哪边?”
赵文牧却拍拍赵静手背,示意她不要着急。
“叔,跟我说说这李老二家啥情况呗。”
赵文牧给徐茂公递上一根烟,笑着说道。
坐在对面的徐茂公有些狐疑地在赵文牧和赵静身上来回看了几眼,然后把香烟小心翼翼地别在耳朵后面,这才开口说道:
“李老二在俺们这嘎达…”
看得出来徐茂公完全没有给李老二保密的想法,不多时,在他绘声绘色、抑扬顿挫的讲述中,老家老底就被抖了个干净。
“别看李老二一家人嘚瑟得很,实际上啊,跟兴凯湖里的银鱼没两样,都是没有骨头的东西。”
赵文牧敏锐地察觉到了大叔话里的暗示。
就在这时候,一个看上去很年轻高大的白人男子拎着一包渔网、浑身湿漉漉的从外面走进来。
“唉呀妈呀,冻死爹了!”
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让赵文牧瞠目结舌。
大叔站起身,一巴掌拍在男子脑袋上。
“小兔崽子跟谁爹呢?!”
将渔网挂在晾衣绳上,年轻人嘴里嚷嚷着“娘,给我盛碗米饭”,然后动作夸张地抖着身子回屋换衣服去了。
赵文牧看向大叔。
“我儿子,耶格罗夫。”
大叔言简意赅地介绍道。
“啊?他是你儿子?!不是老大哥人吗?你不是姓徐吗?”
如此大惊小怪的自然不是赵文牧,而是年轻沉不住气的石侯。
“别瞎说啊,老子可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不是操蛋的老毛子!”
刚好走出来的年轻人大大咧咧在饭桌坐下,不满的答道。
呃,一个眼眶凹陷、鼻梁高挺,有着明显斯拉夫人特征的人说自己不是‘老毛子’,怎么着都有些违和。
不仅这样,这位还颇有些愤青气质,看得出来对老大哥人没什么好感。
看着石侯目瞪口呆的样子,年轻人嗤的一笑。
“这是哪里来的土包子啊?”
不出意外,端着饭碗的年轻人又挨了大叔一巴掌。
“好好说话!”
“耶格罗夫是我姐姐的儿子,他亲生父亲是老大哥专家。”